本文作者:qiaoqingyi

文学艺术的意境(文学艺术的理解)

qiaoqingyi 2024-08-06 112

  

  1

  —— 寻幽 ——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中国人游山玩水,不似西方人抱着征服之心,而是欣赏它的深邃幽缈、深不可测的含蓄之美,所以叫“寻幽探胜”。

  浩瀚的美景有着深邃幽缈高不可攀深不可测的含蓄之美,所以很多人都喜爱寻幽探胜。我们应当在闲暇之时多去走走,去感受大自然带来的美好,游览山水时去找寻那一片适合自己的幽雅胜地。大自然永远拥有的,都是顺理成章的自由。比起喋喋不休的红尘,它的博大无言总能安抚人心。

  2

—— 酌酒 ——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东晋永和九年,上巳日那天,王羲之呼朋唤友来到新修的兰亭,准备玩一个游戏。他们在兰亭清溪两旁席地而坐,将一种类似小船的容器斟满美酒,在上游放下,一路漂过弯弯曲曲的溪流,酒杯在谁的面前停下,谁就要罚酒作诗。惠风和畅、茂林修竹之间,魏晋名士们洒笑山林,旷达萧散。他们饮的不止是酒,而是乱世中,那一种不受拘束。

  古代文人饮酒时追求的清雅意境,传统文化把酒的文化运用到美妙和极致,百家词曲歌谣谚语典故对联等各种文化内涵,无不出神入化地蕴涵于酒令当中,为饮酒赋予了优雅的书卷气和文化意蕴让人们在品味美酒的同时,也领略了文化的清新。

  3

——抚琴——

  

  若心自适,无弦亦可

  琴为圣贤、君子之器。嵇康云:“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白居易有诗:“本性好丝桐,尘机闻即空。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

  古琴之音,既淳和淡雅,又清亮绵远,意趣高雅,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温柔敦厚,形式中正平和,无过无不及琴乐的洁净精微,能让人感发心志泻泄幽情,化导不平之气升华心灵意境。

文学艺术的意境(文学艺术的理解)

  4

—— 莳花——

  

  侍花如侣,读花如人

  花卉艺术是人们表现自然的生命展示自然的魅力以及人的内心世界对自然人生艺术和社会生活体悟的媒介,是人们借助于自然界的花草作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美化生活的一种方式。

  古代诗人大多爱花,或借花言志,或借花抒怀。屈原爱兰花,有“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兰藏幽而有芳”,“纫秋兰以为佩”等。陶渊明爱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他的传世名句。

  5

——焚香——

  

  一炷烟中得意,九衢尘里偷闲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更十分青睐焚香静坐和修身养性。他在赴海南儋州途中购买十多斤檀香,并建一“息轩”,常在轩中焚香静坐。他题诗曰“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可见焚香静坐的养生健体之功。

  香,既能悠然于书斋琴房,又可缥缈于庙宇神坛;既能在静室闭观默照,又能于席间怡情助兴;而在现代喧闹的都市生活中也需要这种动中求静的意境在客厅里摆上一个香炉,焚上一柱香,闭目养神,静静地感悟香气中带来的奇妙感受熏香还有助于提神醒脑消除疲劳,自己浮躁的心也会变得踏实。

  6

——品茗——

  

  淡中有味,点茶三味

  “三昧”,来自梵语samadhi,意思是止息杂念,心神平静。这种静水流深式的参悟,是禅,也是人生况味。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

  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一杯一盏间,尽是人生工夫在慢斟细品里,是一种闲适,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

  7

——听雨——

  

  卧眠听雨,一梦浮生

  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雨天最惬意的时候,就是躺在家中床上听雨。雨中入眠,连梦里也长出潮湿的青苔,意识仿佛化成了雨滴,和世界的界限慢慢消失在滂沱的雨声中。没人会责怪这种富有情调的慵懒。

  清代生活家张潮就说,春雨宜读书,夏雨宜弈棋,秋雨宜检藏,冬雨宜饮酒。常人眼中恼人的雨天,被他说得像一幅画。我们未必能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心境。

  8

——赏雪——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雪可以让世间万物在一夜间变得沉静下来,让你有机会走近,去体会大自然的神奇!

  有时觉得,珍惜当下是种生活的才能。譬如身处炎夏,我们会想念冬的冰凉,但在隆冬腊月,多少人会感受当下的美丽?

  9

——候月——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成了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在很多咏月诗歌中,诗人将月融于内心思想情感之中,并使月与内心的思想情感互为辉映,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并将诗的文学品位思想内涵与艺术造诣提升到一个极高的水平。

  顽童李白,传说干过醉酒江中捞月的傻事,但面对月亮这位知己,更多也展示了自己深沉善感的一面:花间一人独酌,便把酒邀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编辑|纳兰浅衣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