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qiaoqingyi

弘历多空王指标源码(弘历软件多空资金指标公式)

qiaoqingyi 2023-08-30 166

撰文 / 董修齐(北京领钧技术有限公司)  

如果想要了解北京的城门,首先就要从城墙的变迁说起,先有墙而后才有门。而北京城的城墙,作为城市的防御系统和国力强盛的标志,其发展并未因王朝更迭而毁灭中断,相反,历代统治者都在对城墙进行大大小小的修补,简单来说就是“盛世大修,乱世小修”。历代统治者企图通过城墙的加固,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不可超越。北京城的城墙也随着明清两代500多年的不断修缮,最终形成内城加外城的“凸”字型格局。

老北京的城墙原来是“夹心”的?——城墙篇

展开全文

明清北京城墙的演变史,可以看作是一部层叠的历史。如果大家去博物馆时,仔细观察城墙内部结构剖视图,就不难看出一个规律,那就是“清砖包明砖,明砖包元土”,说的就是明代的城墙是在元大都城垣基础上加固、扩建而来,而清代的城墙是在明代城墙的基础上改造而成。

那么,说到明清时代城墙改造的“功臣”,就绕不开以下几个皇帝,他们分别是: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明英宗朱祁镇,明世宗朱厚熜,以及清高宗弘历,清仁宗颙琰这几位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

洪武元年(1368),明代大将徐达率军成功攻占大都后,定都在金陵(今南京)的朱元璋担心元军再一次从草原卷土重来,当机立断,决定把元大都(今北京)当作军事重镇,改“元大都”为“北平府”,并让大将华云龙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建北京府,将南城垣向南推移了750米(1里=500米),废元大都北垣及东、西城垣,将新筑北土城垣加高加宽,加强北平府的防御工事,稳住初建的大明江山。

明成祖朱棣(永乐)

到了明朝建文四年(1402),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带兵攻占南京,当上了明成祖,改年号为“永乐”。而北平府作为朱棣发家的大本营,他开始计划迁都。永乐四年(1406),朱棣以“行在”之名,开始修建北京城城墙和宫殿及坛庙,城墙的建设参考南京城,把五府六部都摆在皇城前,并将东西两面城垣加高、加厚,使与北城垣相齐。新修建的宫殿中最为著名的便是紫禁城,为什么叫紫禁城呢?因为中国的皇帝历来都是自称“君权神授”,皇帝是奉天承运的紫微星,所以皇帝住的地方就被称作天上紫微星的禁垣,故此得名紫禁城。终于,十五年后,明永乐十八年(1420),周长近20000米的内城城墙和紫禁城基本完工,明成祖也正式宣布迁都北京,史书云:“选永乐十九年(1421),正月朔旦,御奉天殿。”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

1436年,明英宗朱祁镇继位,“京师因元之旧,永乐中虽略加修葺,然月城楼铺之制多未备,至是使命修之”,说白了就是明英宗发现城墙虽然经过多次修缮,但城墙防御体系的设施实际并不完备,于是亲自下令,增补修筑京师九门城楼、箭楼、瓮城、角楼、城垣,并将元大都城门名称全部改换。改造后,统一了宽度和高度,也把城墙的里面包了砖,终于实现了当年忽必烈“坚砖包夯土”愿望。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

明朝嘉靖年间,最重要的工程便是建造了北京外城,因为北京城的北部,时常受到蒙古骑兵袭扰,人烟稀少,所以城南方面人烟日渐稠密,市井日趋繁荣。嘉靖二十一年(1542),朝臣上书,“古者有城必有廓,城以卫民,廓以卫城”,嘉靖皇帝采纳了朝臣的建议,决定修筑京城外城。至此,北京的内外城终成“凸”字型,俗称“帽子城”,外城也叫外罗城。

清高宗弘历(乾隆),清仁宗颙琰(嘉庆)

到了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城墙的修缮和维护达到了高峰,1924年,瑞典人喜仁龙在《北京的城墙与城门》一书中提到,他通过对北京内外城墙考察,发现多处刻有清代各年代修缮城墙的石碑。其中,在城墙上发现的以带乾隆年款碑刻为最多,据对全书记述统计,仅乾隆在位的60年中,就有20余年修城墙的记录,而嘉庆皇帝在位的25年中,也有十余年修缮城墙的记录。

经过明清两朝的改造,北京城城墙稳固坚实,易守难攻,城的实用功能和建筑审美达到了和谐统一。远远望去,有种沉稳雄劲,睥睨四邻的气派。

弘历多空王指标源码(弘历软件多空资金指标公式)

“四九城”是座什么城?——城楼篇

老北京的城门,素有“里九外七皇城四”的说法,说的就是北京内城的九个城门,分别是东直门、朝阳门、西直门、阜成门、德胜门、安定门、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外城的七个城门指的就是东便门、西便门、广渠门、广安门、左安门、右安门、永定门,再加上皇城的东安门、西安门、天安门、地安门四个城门。内城与皇城体系组成了气势恢宏的“四九城”。

城门的作用,除了作为出入城市的通道之外,更重要的是它的对外防御功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城楼:建筑在城台的上面。城楼下面和城墙连成一体的部分叫城台,城台比相邻的城墙要高,要宽,城台的正中间开个门,称“城楼门”,作为城门防御的最后一道防线。

瓮城:建在城楼前的一座小城堡。瓮城的墙体和城墙相连,瓮城又分方形、长方形和半圆形几种不同的形状。瓮城的作用是把防御线从城楼外移,起到保护城楼的作用。

箭楼:建在瓮城的正中间,正对着里面的城楼,而下面的城台比瓮城的城墙稍高稍宽,并且和瓮城连为一体,箭楼面向城外的三面,每层都有对外攻击的箭窗。明朝修的内、外城门楼就像一个“瓮”,箭楼修得严实,在前迎敌;城楼建得雄伟,在后守卫。

闸楼:形状就好比是小一号的箭楼,三面辟有箭窗,下面辟有门户,并且不设门扇。另外,闸楼装有可以控制吊起或放下的“千斤闸”,当敌军进攻时,放下闸楼内的千斤闸,就形成一个壁立高深的小城圈儿,既可以“瓮中捉鳖”,也可以延缓破城时间。

“九门八点一口钟”——城门篇

还记得上面说到的“里九外七皇城四”那句俗语吗?其实还有下半句,那就是“九门八点一口钟”,关于下半句缘由,且听我娓娓道来。

我们先说说什么是打点。古代城市,夜间要封城,关门前士兵都会打“点”,为的是提醒百姓抓紧时间进出城。为了统一关闭的时间,每座城楼上都设置了“云牌”,这是一种扁平状,两端云头形的铁质或铜制响器,也被叫作云板,到了关门的时候,各城楼的守城士兵一起敲击云牌,谓之“打点”。

九个城门中,有八个城门关城时都是打“点”,唯独崇文门关城时敲钟。为什么呢?相传早年间的北京地区是20000米苦海,一片汪洋,崇文门城楼下正好是一个大海眼,海眼上面有个巨鼋趴在上边,为了祈求巨鼋保佑北京城,便把一口巨钟放到城楼上,关城门时,只打钟不打点。

因为内城九门比较重要,也各自有各自的用途,不同种类的货物从不同城门进出,因此叫作“九门走九车”。

本文来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原标题《帝都城墙“变形记”》,作者董修齐,有删改,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现订购2022年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只需300元

就能把一整年的知识抱回家!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