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嘉兴世合新农村开发有限公司提供
项目地址: 余步公路与新07省道交叉口向西100米处(车城往南)
开发商:嘉兴合颐置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咨询热线:
0573—8369 8899
6月里,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暴雨,让嘉兴不少地方“出门看海”,积水严重。但在世合理想大地,却是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尽管大雨倾盆,但雨后的整个小区却干净清爽,难觅水坑。纵横交错的大道小径,只是像被洗刷过一遍,并无暴雨侵袭的痕迹,能容纳近700辆机动车的地下停车场,更是无任何积水现象。
这里面的奥秘,跟世合理想大地运用低影响开发技术(LID)大有关联。通过“渗、滞、蓄、净、用、排”模式,形成一个完善的水循环系统,达到“小雨不湿鞋、大雨不积水”功效。暴雨面前,世合理想大地无疑是经得起考验的。低影响开发技术到底有多神奇?日前,笔者专门赶往理想世合大地进行采访。
■撰稿 张瑞洁
现场:为了更好排水,处处都是巧思
世合理想大地售楼处附近的花田旁,嘉兴世合新农村开发有限公司设计部科长何存刚已经等候多时,此行,将由他带着我们一睹世合理想大地在排水上的精妙设计。
“你看马路旁边的洼地,乍看好像只是一道景观,事实上它扮演的是生态草沟的角色。生态草沟将路面的雨水收集后,部分雨水渗入增渗型的土壤中,多出的雨水通过植物净化后排入河道,上面种植的金叶石菖蒲、灯芯草等都属于半湿生植物,在潮湿和干燥的环境下都能生存,而这类植物有一个好处就是净化水质,修复生态环境。把他们种植在马路两侧,道路上往来车辆形成的一些污染物也可以得到有效的吸收,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与此同时,生态水沟还有很好的渗透和滞留功能,在这一层泥土之下,还有细沙层、粗沙层以及砾石层,雨水通过下渗可以补充地下水,而在遭遇暴雨洪灾的时候,又能起到水分滞留的功能,一举多得。
沿着道路往前,很快就来到了一片开阔地带,放眼望去,高大的银杏树枝繁叶茂,绿植、乔木、灌木和花草郁郁葱葱,这个花园不仅给小区披上了绿色的新装,增添了一份凉意和美丽,更重要的是,它在小区水循环中,充当了“主力军”的角色。
何存刚介绍说,这里就是雨水花园了,生态排水沟将建筑屋面雨水以及道路上多余的雨水收集起来,初步净化并运输至雨水花园。设计师利用植物根系、沙石、土壤特性,将浑浊的雨水进行净化、沉淀,经过过滤干净清洁的水透过土壤被下渗到土地下,解决了雨水排放和过滤问题,同时还创造了美轮美奂的好景致。
“在设计景观时,很多开发商喜欢堆坡造景,但在世合,这样的小山坡却是一个也没有,但我们却做了数量很多的雨水花园,光在至善里,就有近十个雨水花园在投入使用,在起到造景的作用的同时,也非常好地解决了小区的排水问题。”何存刚说。
何存刚又指了指脚下,“这脚下的植草砖也不简单。在小区的建设中,我们还使用了非常多的透水铺装,透水铺装是指能使雨水可直接通过人工铺设的路基,渗透到地下,涵养地下水。
在世合双语学校,我们还使用了透水铺装材料,材料其实是由一粒粒非常小的石头粘在一起,但又保留了缝隙,因此有很好的透水性。”何存刚介绍道。
在世合漫步,参观者还很容易被路边一条条蜿蜒曲折的小沟渠所吸引。“这些小沟渠我们管它叫做条形雨水花园,不仅是一道别致的园林景观,更巧妙地将雨水引入屋后的河道。另外,为了排水更给力,在世合,其实地下还暗藏着非常多的暗管,和每家每户的管网相连结,管网的口径要做多大,我们的设计团队都是做了非常周密的推演,为了住户有一个好的居住体验,可以说是非常用心。”
在世合,随时随地都能见到绿意盎然,而其中颇有代表性的还得数世合学校的绿色屋顶了。“这个绿色屋顶的设计,不仅仅是给孩子们一片活动成长的空间,其实在世合水循环的建设中,也是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的。”何存刚说,绿色屋顶可以净化水质,这些雨水在收集口将会被收集起来,作为绿化浇灌的水源;经过处理的水也提供给航模池,实现雨水的再利用,孩子们可以和净化后的雨水亲密接触。
理念:尊重自然,将低碳环保进行到底
曾几何时,城市土地硬化、钢筋森林被认为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直到有一天水质恶化、内涝连连,引发各种生态灾难,才发现走入了异端。文明并不在于改变与征服,而在于适应与共存。海绵城市便是人类对自身城市文明的救赎。
而具体到当下,当政府下大力气投入海绵城市的建设时,世合理想大地以“城市主人翁”的精神,以人为本,尊重土地,善待环境,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于每个细节。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世合理想大地的低影响开发建设,返璞归真,是再恰当不过的形容。
“可以说世合是全嘉兴最早在设计上就把低影响开发做充分做到位的公司,早年间,嘉兴当地的房产开发商可能在这方面的意识还比较差,甚至说没有概念,因此嘉兴老的楼盘运用低影响开发的几乎没有,世合因为有比较前沿的视角,又有国际投资开发经验,所以来到嘉兴做世合新农村开发的时候,第一时间就引入了这个概念,当时在国内海绵城市建设都尚未提及,可以说世合的开发是走在时代前沿的。”何存刚对世合的理念尤为赞赏。
理念的转变,才能带来创新的实践。传统的房产开发方式导致水生态功能被削弱。河道多为硬质驳岸,河湖生态岸线薄弱,也不能统筹河道防洪与生态景观功能;雨水利用严重不足,地表硬化导致水文循环破坏……而世合的做法让绿化带“沉下身子”,让硬邦邦的水泥设施“张开口子”,接纳下雨时的路面积水,并将部分雨水留下来,就地消纳和利用。
正是对生态草沟、雨水花园、透水铺装、屋顶绿化等每一项的精雕细琢,才让世合的雨水循环系统日臻完美,发挥出了最大的功效。
“整个设计的时间明显要比一般项目要长,要复杂。按照规划,我们先对小区进行了局部的垫高,让小区形成一定的坡度,这样通过表面重力的模式,就可以很好地实现小区排水。另外很多管线的布置,我们也都是几经推敲,我们还采用分散的污水处理和利用技术,希望将项目做到最好。”何存刚表示。
据悉,世合项目的规划团队是世界顶级设计事务所之一的美国SOM建筑事务所,整体景观规划由美国旧金山SWA主导设计,按照可持续发展理念,希望打造更舒适、健康的宜居环境。基于对自然的尊重,世合将环境治理放在了首位,通过采用人工治理湿地、河道整治、平衡水循环提升环境品质,并通过雨水收集、中水回用等节能环保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引领生态低碳生活理念。
“小区雨水循环系统只是其中的一个亮点,其他亮点还有很多。比如河道治理,世合理想大地的水系治理是一个规划完整的治理工程,首先将原来凌乱的河道打通,形成四通八达的河流网络,保证水流顺畅。经过治理的河水可以由五类变成三类水。比如人工治理湿地,我们在项目西侧建造有4块大型湿地,通过砾间工法系统,使河水净化8天后清澈地流入地块内部,为优质稻米等农作物提供灌溉用水和行船使用,同时增加小镇居民的亲水体验。再比如中水循环,将卫生间水槽、沐浴间,洗衣水收集起来至湿地系统净化最后将灰水收集处理后,形成中水,再提供给用户冲马桶和阳台冲洗等使用”何存刚介绍说。
因为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世合理想大地方能将低碳环保的理念运用到方方面面,也正是凭借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如今这片集衣、食、住、行、娱、教育、医疗于一体,宜居宜业的理想大地,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长三角地区的市民的青睐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