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qiaoqingyi

蜀山区软件开发公司排名(合肥软件公司排行)

qiaoqingyi 昨天 6

  

  精彩导读

  近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2016年度全省开发区综合考核结果的通报。其中对综合考核中排名居前30位的开发区进行通报,其中合肥6开发区上榜,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稳居第一。

  安徽开发区排名30强出炉

  2017年8月14日,在安徽省人民政府官网上发布了一个关于2016年度全省开发区综合考核结果的通报。

  

  2016年,各地、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国家领导人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学习贯彻国家领导人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抢抓机遇,积极作为,进一步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积聚创新资源,促进要素集聚,着力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开发区经济带动作用和开放引领作用不断增强,有力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省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皖政〔2017〕98号)精神,现将综合考核中排名居前30位的开发区通报如下:

  

  通过排名可以发现,安徽省前三十强开发区,合肥独占6席!其中前十强当中,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别位居第一、第三和第五,这也是合肥经济实力的体现。

  合肥经开区实力跻身全国十强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3年4月3日。2000年2月,晋升为国家级。设有合肥出口加工区和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

  合肥经开区由南北两区组成,实有人口53.2万人。设有高刘、芙蓉、莲花等六个社区(镇),“大学城”聚集本专科院校17所(含211高校2所),在校大学生15万人。

  1~6月份,合肥经开区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569亿元,同比增长10.3%;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5%,其中工业投资186.7亿元,同比增长15.6%。综合性发展水平跻身全国219家国家级经开区第十名。

  

(经开区部分楼盘价格)

  政务区已经是合肥新的中心商务区,经开区与政务区毗邻。经开区周边的柏堰工业园区还有经开区工业园区,就业人群非常密集,为其住房需求的支撑基础。肥西将来划区的可能性非常大,地铁3号线直通肥西,连接政务和老城区,这样一来经开区未来成为区域中心地带。

  自2016年以来,合肥市经开区一直未推地,其实除了南艳湖周边的工业园区外,经开区居住范围业已饱和,实乏住宅地块可推。在合肥市区限购之后,三县因为不限购,肥西板块备受关注,而靠近经开区的新房更是炽手可热。

  

  安居客数据显示,自去年10月份合肥限购以来,经开区房价停止上涨,于2016年11月份达到最高点(14773元/㎡),之后持续下跌,目前二手房报价基本维持在14625元/㎡,较最高点时回调1.0%。

  经开区的高价房主要集中在繁华大道和翡翠路交口的中环城商圈,这里几乎是经开区最为繁华之地。就目前形势来看,经开区土地受到限价的影响,房价仍有继续小步下跌的趋势。

  安徽各地开发区将进行整合

  8月9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正式印发了《关于促进全省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为避免开发区之间的过度竞争,增强单个开发区的规模和实力,按照“一县一区”的方式推进整合。

  以国家级和发展水平高的省级开发区为主体,整合区位相邻相近、产业关联同质的开发区;对小而散的各类开发区进行清理、整合、撤销,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实行统一管理。

  在开发区内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形成突出主业、富有特色的格局。并在项目、资金、土地、扩区升级等方面给予倾斜。

  

  我省是全国开发区兴办时间较早、发展较快、规模较大的省份之一。自1988年合肥建立全省首个工业园以来,我省开发区走过了一段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的历程。

  目前,全省共有省级以上开发区162家,其中国家级21家,省级141家,基本形成了以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省级开发区为支撑的开发区空间布局。

  

  与此同时,部分开发区体量偏小、传统招商引资遇到困难、融资瓶颈凸显、产业发展层次不高、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正成为制约开发区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亟待出台顶层设计统筹协调解决。

  合肥拥有12个省级以上开发区

  近年来,省科技厅加大高新区工作的力度,除支持符合条件的省级经开区等通过更名的形式转型为省级高新区以外,还积极推进符合条件的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16年6月14日,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准合肥瑶海经济开发区(原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更名为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新站高新区明确提出创建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新高地,这标志着新站高新区向着建设世界级新兴产业基地和现代化“生态新城、产业新城、智慧新城”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17年7月4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发文同意安徽庐江经济开发区更名为安徽合肥庐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合肥省级及以上开发区

1、合肥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以及新材料等四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2、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汽车配套、装备制造、家用电器、轻工产品、日用化工及橡胶轮胎、新材料。

3、合肥蜀山经济开发区:省级。高新技术、电子信息及软件、电力装备、先进制造加工、日用化工、生物医药、现代服务。

4、合肥包河产业园区:省级。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电力能源、机械加工、汽车配套、食品加工等产业。

5、合肥庐阳产业园:省级。电子产品、钢材加工、装备和印刷包装。

6、肥东经济开发区:省级。装备、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家电、日用化工、新材料、服装纺织。

7、合肥科技示范基地:省级。电力设备制造、机械加工、电子、IT软件、服装加工。

8、合肥循环经济园区:省级。化工、材料。

9、合肥桃花工业园:省级。汽车、化工、电工电器、制药、建筑安装。

10、长丰双凤经济开发区:省级。建材、橡塑制品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家电配套、服装业、机械制造。

  四县开发区整合迎新发展

  要说这个政策,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位于合肥周边四县的经济开发区。他们分别是:肥东经济开发区、合肥桃花工业园、长丰双凤经济开发区和庐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肥东经济开发区

  肥东经济开发区于2002年9月启动建设,2005年经安徽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2013年12月省政府下发扩区批复,肥东经济开发区由原来的7平方公里扩大至14.26平方公里(至2020年)。截止目前,园区建成面积已达12平方公里。

  获得的荣誉称号

“全国第二批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

“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

“安徽省首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区”

“安徽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安徽省两化融合示范园区”

“安徽省产城一体试点园区”

  如今的肥东经开区已建设成为肥东县域工业的聚集区、制造加工业的配套区、新型的物流商贸区和建设发展中的新城区,形成产城一体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合肥桃花工业园

  桃花工业园成立于1991年,2006年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现已基本形成汽车及配套、家电及配套、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及生物医药等5大主导产业,已成为工业强县的先行者,百强肥西的主力军,大湖名城的增长极。

  当前,桃花工业园以创建国家级开发区为统领,以转型升级为方向,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新跨越,朝着千亿元国家级园区目标迈进。

  

  长丰双凤经济开发区

蜀山区软件开发公司排名(合肥软件公司排行)

  双凤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3年,是长丰县域经济的龙头,也是合肥市“1331”空间发展战略北部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管辖区域总面积50平方公里,现辖十个社区,常住人口12.8万人。

  开发区位于合肥北二环和外三环之间,蒙城北路、阜阳北路、淮南北路等三条城市一级主干道与市区无缝对接,通过三环高速直接连接合徐、合宁、合芜、合六、合安、合淮阜等高速,到新桥机场仅需15分钟,高铁客运北站和北站货场紧邻开发区,阜阳北路高架直达开发区。

  开发区分为三大功能板块

蒙城北路以西,依托万亩生态保护区建设体验式休闲、旅游观光综合利用区;

蒙城北路、双凤大道沿线,建设高档房产、高端服务和现代化商务办公区;

铁路沿线及以东区域,建设新型工业化集聚区。

  庐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安徽庐江经济开发区是2006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申报扩区规划面积为35.86平方公里,定位是安徽省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庐江中心城市西部产业新城。

  

  2017年7月4日最新消息!安徽省人民政府发文同意安徽庐江经济开发区更名为安徽合肥庐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园区起步区建设累计投入达5亿元,已完成4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征地拆迁和安置工作。区内路网、供电、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完善,绿化、亮化同步到位,为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入园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6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245.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0.1%。

  2016年,全县分别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财政收入54.8、338.7、91.4和26.8亿元,分别增长13.2%、16.7%、11.3%和7.3%,位居全市(四县一市)第1、3、5和4位。

  部分资料来源:小易论楼市

我们在等你!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