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sukai

美国学编程(美国编程学校)

sukai 11-21 55

  

作者:吕欣

来源:网络与未来社会(ID:Internet-society)

  在美国波士顿访学期间,有幸受麻省麦格林(McGlynn)小学邀请,去给孩子们义务上了几次“少儿编程与机器人”兴趣课程,得以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和体验美国中小学教育,感触良多,特与好友分享一二。

  一、鼠标上的教育

  在国内很早就听过美国“STEM教育“(Science科学、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英文缩写)的大名,布什和奥巴马两任美国总统还将其列入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并将STEM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实习期(OPT)延长为36个月,以方便这些学生能有更多机会留美工作,希拉里在2016年总统竞选时甚至打出了让“STEM”专业大学毕业生直接获得绿卡的竞选口号。但令我颇为惊奇的是,美国竟然在幼儿园和中小学教育中也早已建立起完整的STEM教学体系。McGlynn kindergarten入学后的第一节课就是“认识键盘和鼠标”,在整个Grade-K(5岁阶段,等同于国内幼儿园大班或学前班)学年,其Science科学课中包括了天文、生物、物理;Technology技术课中主要包括计算机的软硬件使用;Engineering工程课中包括物体运动与动物如何使用自身肢体作为工具;数学课Mathematics中包括100以内计数,运算与代数思维,20以内加减法,度量和数据,几何图形等。我此次讲授的内容,主要包括麻省理工大学开发的Scratch可视化编程以及Dash可编程机器人,美国小孩子们学起来非常快,没过多久就可以用Scratch做起小动画或拿着iPad编辑器鼓捣起机器人做怪相了。

  

  (少儿编程与机器人课)

  

  (Scratch可视化编程工具+Dash机器人套件)

  

  (孩子们争相来练习操控机器人)

  

  (收获小粉丝)

  

  (用游戏竞赛的方式学习数学加减法)

  在国内,家长和老师出于对“眼睛伤害”与“网络沉迷”等问题的担忧,一般会把5岁左右的孩子与计算机严格隔离开,对于手机、iPad等产品更是会严格规定使用时间。当我把这些中国父母担忧的问题抛问给班上几位美国家长和教师时,却得到了较为一致的乐观回答。

  

  ——“伤眼睛?多虑了,我们不早就进入屏幕时代了?当年我的父母一直鼓励我多看Sesame Street(芝麻街)电视节目,之后我大女儿小时候一直着迷看Reading Rainbow(彩虹阅读)和Dora the Explorer(爱探险的朵拉),现在这个小女儿着迷在pad上看GoNoodlepaw patrol(狗狗巡逻队动画片)和Kids(动起来,美国新近流行的儿童运动APP)。我们都没近视啊?

  ——“看电视、看电影、看教室投影、看书不也伤眼睛么?那孩子岂不没啥能看的了?”

  ——“放心,Mimi回家后有宠物狗,有积木,有乐高,后院有蹦床,客厅里有老爸,她没有时间沉迷电脑。“

  ——“孩子会沉迷pad,一定是家长在偷懒,我相信pad的魅力抵不过父母的陪伴和游戏。”

十九世纪末,当英国还在沉醉于其“日不落帝国”的辉煌时,美国通过借助石油、电力、原子能等新能源为核心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实现了对英国的超越,成为世界老大。当美国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被日本、德国等国家逐渐赶超时,又再次通过IT信息技术革命将其他国家甩在了身后。在这些美国成功的宏大表象之下,我们往往会忽略其他细节,比如其国民基础教育中创领未来的远见与细致入微的基础教学体系。以互联网、人工智能、基因工程、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在行进中,已融入整个美国教育体系之中的STEM教育以及数量众多的STEM科技人才,正悄然成为其继续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能量源泉。

  除了STEM课程外,学校还系统开设了美术、音乐、体育、社会与健康等模块课程,其中的社会认知课与健康认知课程尤为特别。在社会认知课中,Kindergarten学生要学习有关时间、顺序、地理方位、国家、民族、工作与财富、家庭与社区等社会常识。在健康课中则涵盖了个人健康、营养、运动、人际关系、身体发育、家庭生活、疾病预防、安全、暴力预防等内容。学校也十分善于整合社会教育资源,会定期邀请波士顿地区的知名学者或有一技之长的专家来校开展兴趣课堂,这些课程全部都是义务教学,不会给教师支付课酬,但这些学者和专家却十分乐意参与其中。

  

  (陶艺课)

  

  (美术课)

  

  (当地著名作家来给孩子们讲授如何写故事)

(班主任父亲来讲电工课,教孩子们如何上螺丝)

  

美国学编程(美国编程学校)

  (健康课中通过画出自己的身体来认识身体器官)

  

  (社会课中去消防局学习消防知识)

  

  (戏剧课上搭建三只小猪故事中的房子)

(在冬天亲手做鸟食,做好后去投放给家里附近的过冬小鸟)

(通过观察、分解猫头鹰的反流食物球来认识其生物习性)

  

  (在社交课中分组学习如何向朋友正确表达情感)

  与此同时,学校为了有效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社交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还在平日校园生活中要求学生轮流打扫教室卫生,课后独立收拾学习用具,擦拭并摆好桌椅。每周会有一位班级之星,在这一周里,老师会把这位孩子的家庭照片以及个人介绍贴在教室的正中央,会让这位孩子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饮食习惯、宠物玩具、家庭成员以及民族文化,周五下午还会邀请孩子家长一起来学校给同学们讲绘本故事。班上没有班长、委员等班干部等级之分,学生们每周都会分配到不同的工作任务,并担任不同的工作角色。

(下课时,自己动手打扫教室并整理好相关物品)

  

  (每周一换的学生分工表)

  二、彩色教室中的细节

  五彩斑斓的McGlynn小学教室里处处充满了童真与趣味,空间尽管不大,却被巧妙划分为“艺术区”、“阅读区”、“手工区”、“视听区”、“衣帽区”等多个功能区域。教室里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被设计成为了活泼有趣的学习场景。

(班级照片墙)

(生日墙)

(柜门上张贴的数学认知图)

  

(图书角和电子视听角)

  

(手工区)

(洗手池边贴着公共卫生的标识与相关单词)

  

(洗手池边贴着如何洗手的图片教程)

(乐高、积木区)

(每日课程表)

  

(学生心愿树,老师和同学会帮助许愿的同学去实现心愿)

  在班里上课也颇为有趣,孩子们围着老师,随意散坐在教室里五颜六色的地垫上,几个调皮蛋儿男生还会在听课累的时候站起来蹦跳两下,或者干脆来个前滚翻。在这里可以深刻感受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学的基础知识被充分溶解在校园和教室中的每一个角落,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有着充分的互动交流。场景化、游戏化、网络化、形象视觉化等教学模式充分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学习不再是一个谨听老师教诲的单向输入,而是围绕知识本身,师生一起逐步探索其背后规律的互动过程。

  校园之外,美国同时建立起了成熟完备的教育支撑体系。比如直接开到住宅区门口的免费校园巴士极大解除了家长的接送负担。

  

(定点接送的免费School Bus)

针对自闭症、残疾等特殊儿童的特色教学以及外籍儿童的英语小班辅导课课程。

  

(特殊课程)

  美国中小学一般下午三点左右放学,有工作的家长若不能按时接孩子,可以选择学校开设的“舞蹈、美术、音乐、体育、阅读”等门类丰富的课后兴趣班。

  可以看得出,美国在基础教育中还是颇费了一番苦心,建立起了前沿、系统的课程体系,精细设计了细致入微的教学管理体系以及规范的教学流程。与此同时,相关教育管理机构还建立起了完善的“师资培训”网络在线教育体系,教师可以登录网站,随时学习最新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体系与管理框架下,可以有效保证众多学校的基本教育品质,而不是过于依赖教师的自身教学技能。话句话说,就是只要老师基本素质不差,按照课程体系与教学流程去组织教学,就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光明节陀螺里的文化气度

  在这个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国家里,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气质也已充分融汇于基础教育中。我所在的这个班共有18名学生,分别来自英国、加拿大、中国、德国、俄罗斯、巴西、伊朗、墨西哥、新加坡等国家的美国移民家庭。在日常教学中,学校对这些风格迥异的民族文化给予了充分尊重,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了解彼此的民族文化,还设计了很多有趣的文化体验活动。

  

(圣诞节时,一起学唱圣诞歌,做圣诞老人面具)

  

(学习和体验印第安人文化)

  

(在犹太教光明节时,大家一起动手制作光明节陀螺,玩儿陀螺游戏)

  学校还会定期举办世界日,孩子们在这一天里要穿上本民族的服装,并给大家展示本民族有趣的文化物品或文化习俗。

  

(世界日)

  

(民族文化展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中国春节期间,全校师生还过了两个整天的“中国春节”,各种肤色的孩子一起制作“福”字和舞龙玩具,请华裔的孩子来给大家教中国话并分享中国春节的习俗与过节乐趣,老师还向家长建议带孩子去Chinatown参加各种有趣的春节活动。

  

(动手制作中国龙面具)

  

(动手制作舞龙手工玩具)

  可就在同一时间,我却在国内新闻网站和微信朋友圈中看到了“北大清华等校十位博士联名抵制圣诞节”等热议话题,我的一个朋友圈中,有一位好友甚至提出要“砍倒圣诞树,抵制文化入侵”等惊人口号。不知这十位博士若看到美国小学的师生们在一起快乐共度中国春节时是否会感到汗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匹配的是文化气度与世界胸襟,需要的是国人对于当代中华文化的认同与自信。无论是新近涌现的国学热,汉服运动,还是2017年春节火爆一时的《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事件,其中所折射出的是中国民众对于重拾中华文化的精神焦虑。但建构当代中华文化认同体系不能仅仅是“坚守”或“捍卫”传统,而是要勇于回应全球化时期各种异质文明与文化思潮的碰撞,将中华文化认同体系视为一个“互动、开放的动态系统”,在“不忘本来”的基础上“吸收外来”,以此来建构面向国际与未来的当代中华文化认同体系。

  美国的种族与民族构成复杂,公众的民族文化与宗教信仰差异较大,国内的种族歧视也一直是美国政府最为头痛的问题之一,并小心翼翼地制定了一系列“平权法案”以规避社会冲突。美国基础教育中所用心设计的文化体验课程以及融入其中的世界胸怀、多元文化情怀则像一管儿“软化剂”,让美国小孩子们在生动有趣的体验中去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与友善,并在其乐融融与美美与共中形成对于美国文化的认同。其实,有时“文化认同”的力量要远远强于法律与枪炮。不知眼前这些其乐融融、心照情交的孩子们在日后进入社会后是否会在社会阶层分化、族群权益与经济利益中日渐疏远、隔阂乃至歧视与冲突?但愿我的担忧会落空,正如今日的午后,班上的孩子们围坐在一起,亲密无间地玩儿着光明节陀螺。

  【作者简介】吕欣,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博士,互联网信息(网络与未来社会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常年从事于互联网社会学、网络在线教育、互联网产品设计等新媒体领域的学术研究与产品开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