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sukai

活着的文学艺术批评(活着的文学艺术形式)

sukai 09-01 106

  

  

  

  

  ■许 颜

活着的文学艺术批评(活着的文学艺术形式)

  《活着为了讲述》 加西亚尔克斯 著 李 静 译 南海出版公司

  《生命的脸》 [美] 舍温·努兰 著 林文斌、廖月娟 中信出版社

  《一个人的朝圣》 [英]蕾秋·乔伊斯 著 黄妙瑜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民国老试卷》 么其璋 么其琮 等 编 新星出版社

  《活着为了讲述》是马尔克斯系列作品的第17部,也是他的最后一部书,是他生平唯一自传,至此,马尔克斯所有作品在中国已全部出齐。

  这部自传本来打算写成三部曲,但《活着为了讲述》只写到了尚未满三十岁的马尔克斯搭上前往日内瓦的飞机,开启了自己在欧洲的流浪——这一部分,完成于马尔克斯七十五岁时。

  全书并没有按照年代顺序写。小说开篇第一句是“妈妈让我陪她去买房子”。马尔克斯如此总结那时的自己,“下个月,我就满二十三岁了。逃过兵役,得过两次淋病,义无反顾地每天抽六十根劣质香烟,在巴兰基亚和卡塔赫纳游荡,为《先驱报》撰写每日专栏赚取聊胜于无的稿酬”,母亲的意外来访带来的两日故乡之旅,成为马尔克斯眼里其作家生涯中最重要的决定——重回出生地阿拉卡塔卡让他感受到:“一草一木,仅仅看着,就在我内心唤起一股无法抗拒的渴望:我要写作,否则我会死掉。” 而在这之前,这个学法律的学生违抗家人选择辍学。

  马尔克斯笔下的童年记忆、成长经历、家族故事耐人回味,香蕉种植园,河流里宛如史前巨蛋的乱石,秋海棠长廊,在红灯区无名妓院每日迎接初升的太阳,哥伦比亚的血腥历史,他生命中那些神奇的时刻,那个魔幻又现实的世界,这是他讲述独特故事能力的源头吧。

  那个“4岁时就面色苍白,若有所思,满嘴胡言乱语”酷爱故事的马尔克斯,他后来把父母的坎坷恋情写入了《霍乱时期的爱情》;《百年孤独》里布满家族庞大亲戚群体的影子,而马孔多,那个去往他故乡途经路线上的唯一一片香蕉种植园的名字,被他选为《百年孤独》中布恩迪亚上校的故乡,也让后世人认定这是马尔克斯文学世界里最有名的地标;《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源自他的外公马尔克斯上校对“千日战争”抚恤金终其一生的等待。虚构和现实在书中好似随意切换,也让这部自传有了浓厚的小说意味,好在他在书的扉页有言在先,“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

  中国人习惯叫他马尔克斯,这是他的母姓。他的母亲和外公,是马尔克斯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和男人。在《活着为了讲述》这部分写完差不多的时刻,他的母亲离开了人世,狮子座的“母亲膝下有11个子女,外加爸爸另外4个私生子、65个孙子、88个曾孙和14个玄孙(不知道的还未统计在内)”——这读起来就像是小说。

  跟马尔克斯其他的作品相比,《活着为了讲述》读起来让人更放松,即使是完全隔膜的经验,也能看得下去。

  《生命的脸》是耶鲁大学备受欢迎的努兰医生的12堂生命课,曾荣获全美年度最佳读物奖。这书是努兰医生诸多作品中的上乘之作,适合医学门外汉读读。

  生与死,没有任何人能够逃避。与其在疾病发生之后依赖别人的补救,不如了解自己的身体是如何正常运作的,及早避免危及身体各部分功能平衡的伤害。

  书以一场惊心动魄的成功抢救开篇。书的12个篇章,借着一个个的临床案例,次第展开人体这一完美精妙的小宇宙是如何在惊涛骇浪中调整平衡的,按导读的说法,努兰医生“从作为生命基本单位的细胞和染色体,到性以及人类得以繁衍下一代的生殖功能,从血液本身,到输送血液的心脏与血管,乃至消化系统与脑神经系统,以及人体维持器官在平衡状态的自主神经作用,都做了完整的描述”。

  但这些枯燥的基础医学理论是用相对好读的文字描述出来,乃至婉约动人。比如在讲细胞的时候,努兰医生引用了英国诗人考利的诗作“那变幻莫测的海洋,为了保持恒定,不得不瞬息万变”。

  努兰医生在书中融入了人文精神的热血情怀,书中所呈现出来的内容不只是基础医学,更包含了史学,哲学甚至诗歌。怪不得在医学人文领域,他被认为是一个标杆式的人物。

  书中,我们读到了求生之战,读到爱的行为,读到大脑和人性,读到手术台上的生死搏斗、病房里的起死回生、患者的病痛与悲伤、医生的天职与良知。我们能了解到自己身体的重要构造,更了解医生在面对病情时如何做决定。与我们相伴一生的身体,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臭皮囊”,面对生老病死,人体灵活应变的过程,犹如上帝造物一样神奇。我们的身体,从不轻言放弃,面对威胁,每个细胞都会奋起抗敌,只要活着,就会有好事发生,这种精神就是生命的本质。

  序言中也指出,由于作者张扬的想象力与热情,在对有些生理疾病的解释方面稍嫌感性有余严谨不足。比如作者强调的求生意志和心理状态对凶险疾病预后的积极影响。尽管时至今日,精神状态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凶险疾病的预后也没多少确切的证据,但我觉得这实在在可理解范围,也能接受努兰医生的好意。

  《一个人的朝圣》是英国资深剧作家蕾秋·乔伊斯的小说处女作,入围2012年“布克奖。这是个简单、素朴的英式故事,乔伊斯是在失去父亲之后写下这个故事。故事简单人物平凡,打动人心的是字里行间的细腻。

  刚翻这本书,感觉很像是一本心灵鸡汤式的长篇小说。60多岁的老人哈罗德在一个清晨接到了曾经的同事和朋友奎妮的一封信,得知她患了癌症,时日不多。此时距奎妮替他顶罪被辞退,他们已经有二十年没有联系过了。哈罗德决定回一封信,在他决定将那封信投递出去时,他走过一个邮筒接一个邮筒,直到走出了城市,他也没有把那封信投递出去。还未来得及想清楚,他已经上路,决定徒步去几千公里以外的贝里克去看望奎妮。

  长途跋涉辛劳与不适,哈罗德和读者一样会怀疑他出发的理由,路上所遇到的难题也让他时不时会动摇。

  “还以为走路是世上最简单的事情呢?只不过是把一只脚放到另一只脚前面。但我一直很惊讶这些原来是本能的事情实际上做起来有多困难”,可他相信,只要他走下去,奎妮就不会死。这是哈罗德从与加油站女孩的对话中得到的一个信念。这一路上,他一直以来饱受压抑的情感得到慰藉。退休前的哈罗德为一个酒厂工作了四十年了,六十岁时退休,在他离开的时候没有欢送会只有一个年轻的小姑娘和他道别;夫妻关系中,日常生活早已在巨大的惯性中,他们的儿子在二十岁时选择了自杀,他觉得自己从来就不是一个好父亲;他也想起跟同事奎妮共事时的场景,直到有一天她突然消失了。

  在路上,他给妻子打电话说:“我也想你,但是莫琳,我一辈子什么都没做,现在终于尝试了一件事,我一定要走完这趟旅程。奎妮还在等,她对我有信心,你明白吗?”

  87天,627英里,他奇迹般地坚持下来了,他一路上都为自己没做过的事内疚并自责,最后发现,造成今天一切痛苦的根源,恰恰是他怀抱着过去的痛苦和遗憾,不肯放手。

  民国老课本之后,又有了民国老试卷。

  高考是万千家庭关注的话题,近百年前的民国大学,又是如何选拔人才的呢?那个时代的大学招生考试是个性和自主的,很多著名教授参与命题,众多名人都曾在民国时期参加大学招生考试,钱锺书、何炳棣、资中筠、季羡林、金庸、陈省身、杨振宁、叶嘉莹、董辅礽、钱学森、黄仁宇都曾忆及当年考试对其人生的影响。从现有资料可知,胡适、朱自清、钱端升、雷海宗、陈寅恪、叶公超、钱穆、江泽涵、吴大猷、华罗庚等名家、学者都曾参与命题。

  而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体系形成之初,自主招生是当时主流,中等学校毕业生数量不足,国立、省立、私立、教会等诸类大学分别命题招生,各揽英才。《民国老试卷》一书,感觉就像一位网友评价,“不隐恶,不溢美”,非常干净地呈现试题。

  这本《民国老试卷》收入民国时期各大学各学科入学试卷三百余套,涵盖大学逾五十所,学科包括国文、数学、英文、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公民等普考科目及经济学、心理学、簿记、博物等专门科目。编者么其璋、么其琮二人,如今都已故去。么其璋,民国教育出版机构盛兰学社创办人么文荃(若兰)先生之子。么其琮,么其璋之幼妹。15岁即被北京大学数学系录取。么其琮亦擅文学创作,其作品曾得到时任北大文学院院长胡适表彰勉励,更有作品入选当时的高中国文课本。么氏一家五代从事教育,从清末举人到美国大学教授。

  《民国老试卷》留下丰富的教育史料,其时东西方文化交汇,传统之学与现代科学均在考卷中有所体现;时逢乱世,救国图强是试卷中的重要主题。跟现在长达几页的高考试卷比起来,民国时的“高考”试卷都是短小精悍的,虽然量比现在少,可是一点不比现在简单。

  当年一些考题,不少题目还和读书有关。比如1933年南开大学的题目:作一短文,约四百字,题为:大学生读书应持的态度。又1936年的国立北京大学试题:你从读书以来,对于学问的兴趣经过几次转变?试说明其经过及原因。

  这四本书,有你喜欢的吗?欢迎看后写微书评发给我们。市图书馆有“好书有约”借书专架,市新华书店有“好书有约”售书专架(也可上新华书店微信购书平台购书)。你也可以推荐榜外好书。我们的“周好书推介奖”、“月好书推介奖”每天等着你的荐书。书评可发至haoshuyouyue@163.com。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