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qiaoqingyi

软件开发公司没落(软件开发公司赚钱吗)

qiaoqingyi 06-16 139

  过去一两年里,马化腾多次谈及自己和腾讯的后怕:如果微信不是腾讯的,那我们根本挡不住(腾讯就完了)。而当下,他考虑最多的问题变成了如果微信不行了,那腾讯该怎么办。马云则在更早些时候表达了类似的观点。阿里巴巴管理层在10年前认定了一个理论:没有一家互联网企业能够3年到5年都保持优势。

作者|陈光

报道 |微信公众号: 华商韬略

  日新月异的互联网里,充满了快速成功的神话,但神话的背后,还有很多比成功更快的失败。

二马的担忧

  所有人都在谈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新式应用给生活带来的改变。人们钦羡于互联网巨头动辄以亿为单位的用户数和日益提升的影响力,某些观念认为,出于其资本实力和用户基数,最顶尖的企业几乎没有倒下的可能。

  然而,这些企业的创始人并不如此乐观。过去一两年里,马化腾多次谈及自己和腾讯的后怕:如果微信不是腾讯的,那我们根本挡不住(腾讯就完了)。而当下,他考虑最多的问题变成了如果微信不行了,那腾讯该怎么办。

  

  马云则在更早些时候表达了类似的观点。阿里巴巴管理层在10年前认定了一个理论:没有一家互联网企业能够3年到5年都保持优势。

  依据这一理论,马云给阿里巴巴设定了履带战略:形成梯形公司模式,一个上,一个退下来,不断挖掘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B2B需要修复,淘宝成了第一阵营,再之后是天猫,紧接着从互联网金融(蚂蚁金服)、阿里云计算,到物流(菜鸟网络)。“别人不会去这么想,我们是乱想的,才会有今天的阿里。”马云说。

  

  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马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用户是最“无情”的群体,他们没有忠于某款产品的义务与必要,如果8块钱能买到相同的服务,那么10块钱的应用一定会被抛弃;如果新的社交软件能带来更便捷的通讯与更多新朋友,那么旧的很快会被卸载。

  曾有互联网企业的管理者称:我们已经积累了这么多用户,再开发新业务、做新产品也能很快成功。但事实发展未能如其所愿,在中国互联网不长的发展史上,已经出现不少红极一时却又迅速衰败的企业(应用)案例。

开心网:从估值百亿到错过所有机会

  “2009年,很多人都认为开心网有机会成为一家超级互联网公司,但是令我愧对投资人与员工的是……结果最终离看到的‘可能’相去甚远。”今年7月份,开心网创始人兼CEO程炳皓辞职,并将公司以10亿的价格出售,宣布这一决定的同时,他说了上述一段话。

  10亿是很大一笔钱,但是所有媒体都将这则新闻解读为“低价贱卖”,因为对于这家曾经和人人网、腾讯打得不可开交的企业而言,10亿出局确实称得上失败。

  程炳皓在2008年创立了开心网,不到1年的时间,这一社交网站便登上巅峰。借助火爆全民的“偷菜”、“停车”等小游戏,开心网的新增用户持续翻倍增长,迅速积攒了数千万的用户。2009年左右,上至中年人,下至小学生,人人“偷菜”,这款小游戏可谓妇孺皆知、老少咸宜。

  

  这一时期,程炳皓宣布开心网将赴美上市,随之搭建了VIE结构。2011年,开心网的竞争对手人人网率先赴美上市,首日市值高达70亿美元。投资者们普遍认为开心网应该享有同等的估值,而在彼时,消息称开心网在融资中的估值已经高达百亿。

  但那之后,便是无休止的下滑与困境。2012年,开心网陷入市场受限、用户粘性下滑的泥淖,其社交平台收入占比不断下滑,新增用户寥寥无几。2015年,经过不断的尝试和突破后,这家企业转型成了手游公司,再之后,程炳皓选择套现离场。

  程炳皓总结了开心网的两大败因:一是“偷菜停车”等社交游戏的生命周期很短;二是熟人社交不是刚需,无法成为支撑一个产品的最大支柱。

  以“上帝视角”回头看,程炳皓称开心网有过很多最大多强的机会,却一一错过。

  开心网崛起的命门是社交游戏,这类横空出世的创新令用户得到了极强的乐趣,实现了非常快的传播速度。但是社交游戏无论怎么变化,其核心是人与人、尤其是熟识朋友之间善意的玩笑,当这种玩笑用尽、失去乐趣时,社交游戏也就走到了尽头。

软件开发公司没落(软件开发公司赚钱吗)

  立足于社交游戏,开心网架构了熟人社交的网络,这一策略最终失败。在程炳皓看来,熟人社交是没有前途的。微信也是熟人间的应用,但微信的核心是“通讯”,通讯是最刚的需求,朋友圈等应用都是这一刚需的附属品。熟人社交无法成为一款刚需应用的核心,“所以做熟人社交的无一成为主流。”他说。

  随着社交游戏活跃度下滑,开心网的用户粘性大幅度下降。那之后,团队做了很多新产品,但始终没有脱离“熟人社交”。

  很多曾经的成功者都有相同的失败过程:重复成功的路径,直到被别人超越。程炳辉认为自己犯了同样的错误。“我们总结了很多光辉的理论,然后说,我们今后还坚持这么干,扩大战果。这就是成功者的错误逻辑:因为我是……所以我要做……因为这么做成功过……所以接着做还能成。”

  形势好的时候,团队弥漫着骄傲的情绪,形势差的时候,这份骄傲迅速转变为怀疑与不知所措。

  因为执着于熟人社交,开心网错过了大把机会。程炳皓曾经可以和微软达成合作,做强通讯功能;也可以扩展开心网的社交网络,发展出类似微博的功能(初生的微博曾与开心网谈过合并,但程炳皓认为“不需要别人我们也能”);那之后,从移动互联网应用,到利用流量做网页游戏研发,程炳皓都有考虑,但无一做成。

  一旦从高峰开始滑落,过去的成功都成了负资产。很长时间内,开心网团队充斥着挫败感,失去了平常心。“一家从成功到下坡路的公司,要再起飞非常困难。”程炳皓总结说:“身处这个剧变的时代,每两三年一小变,三到五年就全变了。之前成功与否与成功的路径,以及打下的那一亩三分地,相比外界的变化而言,根本不重要。”

  因为觉悟来得太晚,他最终只能感叹:“我们本来有无数机会可以得到好得多的结果,但是我实在愧对开心网同事们,愧对投资人。”

饭否:无力监管内容导致被封停

  很多人怀念饭否,这家网站没落后,他们再也没找到类似的用户体验。

  怀念者们不愿意将饭否定义为一个“微博类网站”:它不是一个“有什么”的网站,而应该讨论它“没有什么”——在拥趸们看来,这个网站一度无所不能。

  饭否的创始人是王兴,这位连续创业者先后创立了校内网(人人网)、饭否和美团。2006年,王兴将校内网卖给陈一舟,与此同时,Twitter于美国兴起,这个只能发140个英文字母的新式应用引发了王兴的强烈兴趣。

  参照Twitter,王兴推出饭否,抓住了中国微博的第一波浪潮。饭否的功能非常接近Twitter,同时它又根据中国用户的习惯进行了改良。

  

  饭否引爆了年轻人、尤其是有一技之长者的巨大热情。相较论坛时代,饭否赋予了用户更宽广的展示和沟通空间,他们可以畅所欲言、向陌生人输出自己的观念,并且展现能力。

  当时,饭否上充斥着年轻貌美姑娘们的“自爆”,希冀其外貌得到更多人的肯定;程序员们一言不合就帮陌生人编程序,出谋划策、疑难解答者更是数之不尽。

  在饭否上,用户可以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人群:诗人、话唠、技术宅……他们还可以根据兴趣融入喜欢的圈子,结识有着相同秉性的朋友。

  2009年上半年是饭否的黄金时代,其用户从年初的30万激增至百万,这些用户还被贴上了“社会佼佼者”的标签。随着陈丹青、艾未未、梁文道、连岳等一批知名人士的加入,饭否的用户增长更是猛增,被称为中国第一微博。

  相较同时期、包括新浪微博在内的竞争对手,饭否优势明显:它有非常快的加载速度,界面设置很干净,最重要的一点是,饭否没什么商业气息,用户之间的人际关系更为纯粹。“如果说新浪微博是邻里关系淡薄的高楼大厦,那饭否就是喧闹嘈杂、温馨又长情的大杂院。”一位从饭否走向新浪微博的用户如是总结。

  但是,饭否的盛况没能持续太长时间。用户数量激增后,饭否上的乱七八糟的信息越来越多,谣言甚至反动言论不断。因为无力监管和驾驭用户内容,饭否在2009年7月被强制关闭。那期间,王兴四处找关系,但是没人知道“饭否的明天会怎样”。

  直到15个月后,饭否才被解禁,但互联网时代寸时寸金,其被封期间,新浪微博成了霸主,饭否正式成为过去时。

  这段经历也成了王兴的一大遗憾,直到今天,他还很骄傲于这款产品:“饭否用户之间的友谊会持续很多年。”

  值得一提的是,饭否的失败经历如今正在更多的社交平台与内容提供者身上重演。信息爆炸之际,出于各种目的的不实信息与诋毁言论漫天,很多没有辨识能力的互联网用户也成了信息源。

  微信上每天都有难以计数的假消息和煞有介事的评论文章,因造谣和不当言论被封的“大号”不在少数,马化腾也直言“打击谣言将是微信下一步工作的核心”。另一大平台微博则更甚,所谓的公知和大V时有惊人言论冒出。

  此前,微博大V“作业本”在推广自己的烧烤店时发微:由于邱少云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最终食客们拒绝为半面熟买单,他们纷纷表示还是赖宁的烤肉较好。

  另一知名消费品牌则转载并加入了该营销活动,这一行为不仅激怒了舆论,两者更是双双被烈士后人告上法庭。

  公然通过侮辱烈士的方式做营销,不知这些所谓的公知们是脑洞大开到了无脑程度,还是已然膨胀至不知自己是谁的境界。

网际快车(FlashGet):

创始人沉迷网游导致公司没落?

  恭喜您!您正在安装全球最多人使用的下载软件——网际快车的安装页面中,曾写有这么一句话。

  这句话并非吹嘘。作为国内互联网下载市场的绝对霸主,网际快车曾独占超过95%的市场份额,即便在迅雷成名的最初阶段,网际快车依然占据超过80%的市场份额。但之后,这款软件迅速衰败。

  网际快车的作者是侯延堂,这款软件以支持多线程、续传下载而闻名,其速度比普通下载要快6至10倍。在那个带宽极其有限的年代,网际快车为网民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几乎是每台入网电脑的装机必备。

  

  然而,P2P革命的兴起迅速终结了网际快车不可一世的地位。P2P是下载软件的一次技术革命,直接改变了其最核心的用户体验——下载速度,FlashGet迟迟不支持P2P技术,很快便被消费者所抛弃。

  P2P软件的发迹过程曾被总结为流氓起家。这类软件拥有以下特性:强行上传、无法中断;下载资源后不回馈到原网络;以及通过盗链的方式,向其他拥有相同资源的HTTP、FTP服务器发送请求。

  P2P技术兴起之初,网际快车依然有着巨大的优势:这并不是一项复杂的技术,掌握海量用户的FlashGet可以迅速调整技术方向,继续维持领先地位。然而,在接近两年的时间内,这款软件没有任何重大更新。利用这一空档,迅雷等P2P下载软件后来居上,飞速蚕食了网际快车的用户。

  数年后,迅雷创始人在谈及创业史时,首先感谢了暴雪公司和《魔兽世界》:迅雷被网际快车压制时,网际快车的创始人侯延堂沉迷魔兽,导致软件一年多时间停更,迅雷这才有了机会。

  邹胜龙的这段话究竟是玩笑还是事实,外界不得而知。侯延堂最终以1000万的白菜价将网际快车卖给了ZCOM,但是后者接手的时候,FlashGet已经全面落后,在迅雷推出云端下载后,这场战争完全失去了悬念。

  一位网际快车前员工曾说:公司内部的确有这种传言,从快车的更新日志上看,软件在1年多的时间(恰好是P2P兴起的阶段)内没有什么更新,导致落败,非常可惜。

  网际快车最终退出历史舞台。2016年中,这款软件的官方网站彻底失去响应,下载市场曾经的巨头就此告别。

易趣:外资挤走创始人

  1999年在中国电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年,马云在杭州城郊创立了阿里巴巴,李国庆创立了中国第一家网上书店当当网,沈南鹏、梁建章们创立了携程,邵亦波在8月份创立了易趣网——这是中国第一家C2C网站。

  C2C在中国是一个非常新鲜的事物,借助网络群体迅猛增长的东风,易趣狂飙突进,每天都有变化。2002年2月,易趣首创中国24小时无间断热线服务;5月并购5291手机直销网,开创线上手机销售模式;10月注册用户超过300万,零售物品超过5万件……在整个电商业,易趣的各项指标长期排名榜首,而在C2C领域,易趣更是环睹找不到对手。

  

  国际资本前赴后继上门拜访。刚成立4个月,邵亦波就从3家美国PE处拿到了650万美元,半年时间不到,路易威登又顶着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大势,“强行”领投2050万美元。这笔钱还没花完,“老师父”eBay又找上门来,投了3000万美元。

  在资本的强势推动下,易趣在日益增长的电商业中不断做大,行业占有率一度超过80%。

  马云曾回忆称:当时对易趣很“恐惧”,虽然后者专注C2C,阿里巴巴做B2B,两者不构成直接竞争关系,但马云总觉得易趣称霸C2C行业后,会扩张至B2B,侵蚀阿里的地盘。于是,他秘密成立了一个专项小组,研究易趣的模式和手段,这一“间谍工作组”后来成了淘宝的基础。

  然而,就在易趣风光无限、对手只能仰望之际,剧情却上演了180度逆转:2003年,邵亦波决定卖掉易趣,eBay以2.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其剩余全部股份。

  消息传出没多久,淘宝正式成立。

  

  eBay在第一次投资后便长期谋求易趣的管理层,并先后指派韩国人、德国人担任COO、CFO等重要职位。很多决策上,邵亦波和美国eBay相悖。比如eBay主导易趣的服务器迁移至美国,整合所有平台、用户至美国,导致网站的速度、本地用户的功能化设计受到很大影响。当时曾有媒体就此“质疑”邵亦波,后者则在沉默后摇头,没有作答。

  在一轮又一轮“简单”的融资中,邵亦波逐渐丢失了主导权。易趣的相关决策,从双方协商,到eBay主导,资本的野心愈发显露。这一纷争,导致邵亦波在家庭遭遇变故后,决定放弃易趣的事业。

  收购易趣后,eBay总裁梅格-惠特曼来中国,称“将在中国投入最多的资金和精力,因为中国会是eBay全球最大的市场。”但此后,eBay却在与淘宝的对抗中毫无机会。

  eBay不敌淘宝的原因有很多,在淘宝持续创新,推出旺旺(沟通)、支付宝(便捷支付)、论坛等一系列应用的同时,易趣却守着官僚的作风、延续美国模式,没有丝毫改进。

  而其中最致命的问题是坚持收费模式。eBay认为收费才是电商的出路,但事实证明这条路在中国走不通。除此之外,eBay接手后的易趣在本土化方面惨不忍睹,不仅各项服务大退步、将小型卖家拒之门,在公关等重要渠道也毫无作为。

  

  eBay战败退出中国后,胜利者马云还不忘秀一波情商,他立马切换谦逊、大气的一面,疯狂吹捧对手。一次采访中,马云称邵亦波是神童,自己只是踩在天才的肩膀上才有今天的成功。邵亦波如果没有卖掉易趣,那他肯定不会创立淘宝。

  他的这番言论也引发的舆论的纠结:如果易趣没被卖掉,那中国电商的格局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除上述企业外,曾雄踞一方、后急速没落的互联网企业还包括联众游戏、Chinaren社区、博客中国等等。这些企业失败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根源都是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与新竞争环境。

  其中有些道理是不变的,比如开心网创始人程炳皓提及的“成功者错误逻辑”与“下坡路企业难翻身理论”:绝大多数互联网企业在衰退的过程中,始终守着固有的一亩三分地,其“创新”都拘泥于以往的框架之中。

  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虽然不同时期的企业无法直接类比:毕竟如今的互联网公司有着更大的体量、资本实力和用户基数,但在变化更快的时代里,更多的后来者正对寡头们的位置虎视眈眈。

  在互联网鼎盛的当下,一些巨头企业也正面临危机,比如滴滴并购后的大规模裁员与盈利压力,乐视层出不穷的资金链窘境传闻等。

  按照马云和阿里巴巴的理论:没有一家互联网企业能够3年到5年都保持优势。在未来短短的三五年时间里,会有巨头轰然倒下吗?

更多创业投资资讯,请关注

投资界小号微信

微信号:xjr365cn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