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sukai

文学艺术的超越体验(文学艺术的超越体验有哪些)

sukai 06-06 107

心中有禅,自有诗意

  2016年所剩的时间不多了,推荐一款品味与趣味俱佳、宜收藏宜送礼的日历,一起迎接新年。

  《笺谱日历》:用最文艺的方式拥抱新年

  1929年5月,许广平身怀有孕,鲁迅只身前往北平探望生病的老母。夜深人静,他在西三条寓所的“老虎尾巴”遥想爱人,给许广平写了一封信,并精心选用了两张画笺。因为许广平爱吃枇杷,鲁迅挑的一张笺上印着三个通红的枇杷;另一张则以并蒂莲为背景。读信的许广平心领神会:“那两个莲蓬,并题着的几句,都很好,我也读熟了。你是十分精细的,那两张纸必不是随手捡起就用的。”

文学艺术的超越体验(文学艺术的超越体验有哪些)

  

  穿越历史的风尘,我们依然能感受到两张笺纸的温度与情意。

  鲁迅先生对于笺纸的钟爱大约是离我们最近的关于笺纸的传说了。但如他所言,“此事恐不久也将消沉了”,几十年之后,笺纸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到哪里去寻觅笺纸的踪迹?

  《笺谱日历》从《萝轩变古笺谱》《十竹斋笺谱》《百花诗笺谱》《北平笺谱》等权威笺谱的1300多种笺纸中精选377种,并配以简要文字,力图以日历这一最日常的形式,呈现精美的笺纸艺术,展示精深的笺纸文化,奉献给大家一份最纯正最中国的新年礼物。

  这是一部集欣赏性、知识性与实用性于一身,颜值与内涵并重的日历,适宜自用及馈赠亲友,亦是企业定制新年手礼的绝佳选择。

  

  何谓《笺谱日历》?

  纸之精致华美、尺幅较小者,叫“笺”。用来写信,称信笺;用来写诗,称诗笺。有的笺纸上印以汉瓦周壶或铭文,还有以各种色彩印制山水花鸟等,故又称“彩笺”“花笺”“锦笺”等。将笺纸辑成图册,则为笺谱。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笺纸虽只方寸,却集诗词、书法、绘画、篆刻于一体。每一枚笺纸,都堪称一幅精美的微型画作。或清新淡雅,或古朴凝重,使人在书写和阅读时获得视觉上的美妙享受。王维曾以“咫尺之图,千里之景”来论画道,或许亦可作为笺纸尺短情长的另一种注解吧。

  

  正因为此,笺纸自南北朝问世以后,很快成为文人雅士的心爱之物,从此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薛涛笺名噪天下,谢公笺风靡一时。“一纸华笺洒碧云,余香犹在墨犹新”,“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文人江湖,处处流传着笺的传说……

  很多年以后的今天,当我们抱着手机、对着电脑,短信、微信、QQ、email的时候,还有多少人记得,世上曾有过千姿百态的笺纸?在经过了明清的辉煌与民国时期的繁荣之后,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与书写方式的改变,笺纸,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末路。《现代汉语词典》已没有了“诗笺”和“笺谱”的条目。那一张张承载着诗情画意、温暖无数人心灵的笺纸,就这样慢慢模糊了。

  这世上还有画笺吗?有的。

  当摆放在案头的寻常物件,只能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供我们遐想时,反而意外拥有了新的生命力,只是再无关它的用途,而成为追念前人风雅生活的一种方式。

  它存在于拍卖市场上。

  它存在于文人们斑驳的记忆里。

  今天,它将复活在这本《笺谱日历》中。

  一本日历就是一部微型画册全面展示笺纸艺术的博大精雅

  每一页日历,呈现一幅精美的画笺。每一个日子,都拥有独一无二的美丽。

  在这里,你将邂逅一个个熟悉的名字,陈师曾、姚茫父、齐白石、溥心畬、陈半丁……经由这部日历,你能抵达画笺的森林。

  张兆祥的花卉笺设色妍雅、秀丽生动,齐白石的人物笺笔简意足、稚拙纯朴,胡正言的水墨写意含蓄雅致、意蕴深远,陈福丁儿童画笺信手涂抹、独见天真……山川风物,人物故实,或五彩斑斓,或古雅静穆,每一张笺,都能勾起你对中国传统文人悠闲雅致生存状态的无限遐想。

  

  

  一本日历犹如一部笺谱小传精准破译笺纸艺术的文化密码

  这里有明清及民国重要笺谱的版本信息。走进这部日历,你不仅可以了解笺谱的内容,画笺的内蕴,绘者、刻者的艺术风格,荣宝斋、朵云轩等百年老店的历史,文人与笺之间的逸闻趣事,还可约略把握明清及民国时期中国文人画的发展轨迹。

  

  为何做一本《笺谱日历》?

  对笺的印象,最初来自于文学作品。少年时读《金锁记》,张爱玲说30年前旧上海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这样的文字令我对朵云轩的信笺生出一些模糊的想象。

  后来我成了一名图书设计师,由于工作的关系,接触了不少文人手札。明清文人的手札,常常依托在一张张图案别致的笺纸上,或微言大义,或家长里短,或贺寿问安,或通报近况,文辞清雅,法书庄静,让人看到一个逝去的时代,一种正在消逝的文化氤氲。笺纸,为我开启了一扇眺望中国文人精神世界的窗,我一头扎进了这个古旧的世界。

  看过各种笺谱,在这些笺谱中,最好奇的是鲁迅、郑振铎编的《北平笺谱》。鲁迅对于笺纸的热情超乎寻常,仅现存的书信,就使用了170多种笺纸。横眉冷对的鲁迅,以笔为矛的鲁迅,何以在笺纸上放下了他那颗滚烫的心?打开笺谱,一页一页翻过,忍不住地想:在这样的笺纸上写字,情思必定飞扬吧。一个都不宽容的鲁迅,接受了温暖的笺纸,沉浸其中,不肯回头。当他提笔在枇杷与并蒂莲的画笺上写字的时候,内心充溢的,当是满满的柔情与爱意吧。

  于是有些恍惚,我究竟是爱了这一张张绝美的笺,还是爱这笺纸所承载的千言万语?也许都有吧。可是我们的情意呢,在这不再有笺纸,甚至不再用纸笔写信的年代,我们的情意何处安放呢?

  著名作家韩少功在清理自家旧物,无意间从抽屉里翻出旧笺若干,他又惊喜又惊惶:“这也许就是此生我收到的最后几许墨迹?”

  看到这段的时候,内心也闪过一丝惊惶,我问自己:你最后一次在纸上写信,是在什么时候?

  我自然知道,一切逝去的都是不合于这个时代的。在这个高速发展、讲究效率的年代,笺纸注定是无处容身的。木版水印全部由手工操作,过程极其繁缛、精细而艰辛。选稿、勾描、刻板、印刷、装裱,完成一幅木版水印画作,少则数月,多则数年。古人千里传佳音,车马劳顿,见字如面,故文人雅士格外注重书写纸张的美感。可如今的我们即使隔了千山万水,一个电话,就可以近在咫尺。写信,笺纸,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似乎是有些多余了。

  可是总有些什么东西,应该是不变的吧。在没有了笺的年代,王晓波把给李银河的信写在五线谱上,他说:“但愿我与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在我看来,这五线谱,不也是一张笺吗?笺纸虽然已经远离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它所代表的文人悠闲自适的生活方式,所蕴含的那种雅致的情调与诗意的心态,它自内而外散发的使人安静的力量,它所带给人的温暖与感动,永远存在于我们的怀念与向往之中。

  我们时时回望,去嗅那笺纸中历史的沉香,不过是试图在这个极端功利、极度浮躁的时代,建立一个有传统、有格调、有文气的家园。

  这,就是我做笺谱日历的原因吧。

  我想把我热爱的笺纸艺术,以日历这种最日常的方式分享给大家。

  我的心愿很简单——

  与你们分享我所感受的美。

  让更多的人能够聆听到传统技艺在现代社会微弱的回响。

  让传统文化的雅致,抚慰在忙碌奔波中日益浮躁的心灵。

  让传统艺术之美,在新的时代绽放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笺谱日历》,那些走心的小设计

  精心编排,画笺与时令、节日、纪念日等遥相呼应。

  整体上,以十二种花对应十二个月,蔬菜瓜果按时令排列。在特别的日子选用了特别的笺,比如六一儿童节用“儿童画笺”,教师节用的是蔬果笺里的桃,鲁迅诞辰用 “鲁迅用笺”,平安夜的“竹报平安”笺,等等。用心的小细节,在全书中随处可见。

  

精品纸张,呈现笺纸静雅气质

  

  锁线胶订,可近180度翻阅

  

  封面采用压凸工艺

  

  扉页贴签

  

  我,一个没有故事的男同学

  我的QQ名叫cookbook,这个名字,最能概括我的职业——一个图书设计师。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厨师,只不过我端上桌的,不是一盘盘菜,而是一本本书。要做好这盘菜并不容易,选好材料,用对作料,找到最合适的烹饪方式,掌握火候。一个环节不到位,这菜就做砸了。

  

  《笺谱日历》设计师刘运来

  这些年,我做过一些味道不错的菜,设计作品获过大奖,入选过专业设计类杂志,接受过不少采访,听到过一些或真实或夸张的赞美。

  

  这些曾经让我兴奋不已,但更多的,是压力。最大的压力来自于,怎么做好下一盘菜,如何才能不重复自己。

  为了不让自己麻木,我不断地尝试新的事物。在一次又一次的摸索中,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亲近传统文化中一切与书籍和印刷有关的东西,比如简牍、年画、老纸牌,还有雕版的四书五经、民国的识字本等。当我沉浸在古老的传统的世界中时,我越来越清晰地触摸到了,设计的灵魂。

  五年前,我爱上了木版年画。我喜欢老雕版上岁月的痕迹,从雕版上的磨损,我感受到了时间的力量。

  我无数次来到朱仙镇,和老艺人们聊天,用相机和摄相机记录木版年画印制的全过程。

  

  没有灵感的时候是浮躁的,但当我坐在操作台前,试着亲手刻制木版的时候,我的心会慢慢沉下来。俯首、屏气、凝神,右手握刀,左手推行,那一刻,我真实地感觉到,旧时工匠的精神,就在我的血液里缓缓流淌。

  顺着木版水印的脉络,我幸运地遇到了笺纸,于是有了这部日历。

  感谢这种美丽的相遇。

  期待有你同行。

心中有禅,自有诗意

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优惠购买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