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qiaoqingyi

议论文文学艺术(议论文文学艺术的特点)

qiaoqingyi 2024-06-06 117

  【训练引语】

  无论是平时写作还是考场作文,考生写议论文的最多,而写议论文,用例最多,几乎离开事例就无法写作。可是,一样用例,为什么有的作文被阅卷老师判以“例子堆砌”,而有的却被赞之“用例精当”呢?看来,使用事例,大有讲究,不可习焉不察。那么,使用事例究竟有怎样的艺术性呢?请看本节内容。

  【佳作示例】

  (2016?全国乙卷优秀作文)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夏明作品改动)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陟罚臧否可异同

  漫画中左边的小朋友考了九十八分而遭到的批评,与右边小朋友考六十一分而受到的表扬,形成了鲜明对比,看似不公,实则体现了标准因人而异。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标准。子非鱼,又何必曳尾?子非鸟,又何必高飞?生而为人,你不必曳尾,无需高飞,尽管脚踏实地行走。万物不同,标准有异。

  廉颇出谋划策略逊一筹,难道就不是良将?蔺相如领兵杀敌稍差一点,难道就不是贤臣?不,不是的。标准因人而异,廉颇率军能破敌军,“拔石城”,蔺相如出谋可完璧归赵,将相和。两人都是赵王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

  [将廉颇与蔺相如并列举出,恰好证明标准因人而异。而且,两人均来自课本,倍感亲切。

  将李煜与李世民两位李姓君王对比举出,特别好。]

  李煜,倘若与开辟贞观之治的李世民等明君对比,他不是一个明主,而是一个声色犬马歌舞升平的亡国之主。可难道他对中国历史一点积极影响都没有吗?非也,非也!他仍是“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的词人,他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依旧是中国文坛闪烁的名句。由此观之,公平并非绝对的始终如一,而是让标准因人而异。

  标准因人而异绝非有失公平,若国家遇大事需要捐款,一个年收入过百万的人拿出几十万。倘若你以此为标准要求每一位工薪族、农民工,怕是强人所难。标准不同,正是为追求公平,而不是有失公平。

  [标准因人而异正是公平。]

  一代书圣王羲之,其书法如行云流水般飘逸洒脱,他的《兰亭集序》让人赞不绝口,但你若以公正规范的楷书来要求他,他怕是不及颜真卿等人啊!

  [举书法家王羲之例。]

  一代诗仙李白,吟得“弄扁舟”的豪放之语,但你若让他创作清丽委婉描写男女爱情的诗篇,他怕是要让人大失所望了。

  [再举大诗人李白例。]

  如今摇滚唱将汪峰,唱得了《飞得更高》《勇敢的心》等摇滚名作,但你若让他唱许嵩的《山水之间》,怕是要遭人吐槽。

  [又举当今艺人汪峰例。]

  正如你无法让莫言去提取青蒿素,屠呦呦也难写《红高粱》,但诺奖对他们的肯定是不能否定的,标准因人而不同。

  [将莫言、屠呦呦两位诺奖获得者对举。]

  花有五颜六色,树有高低疏密。每朵花、每棵树都有它自己的价值。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既然没有谁能在各个领域都做得到很好,那么标准也要视情况而改,因人而异。,

  [总结,又概列大自然之事物为类比。]

  【亮点点评】

  此文用例,堪称艺术,主要特色是:

  (1)选例典型。有古有今,有艺术家有政治家有帝王。

  (2)排列清晰。由古及今,顺序清晰。

  (3)两两对举,搭配合理。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尤其是两位李姓君王,两位诺奖获得者,搭配堪称“绝对”。

  (4)假设反问,极有力量。

  当然,语言清新,富有灵韵也是其一大亮点。文章题目“陟罚臧否可异同”观点鲜明,冲击力强。整篇文章,语言清新流畅。“花有五颜六色,树有高低疏密”“子非鱼,又何必曳尾?子非鸟,又何必高飞?”等,灵韵毕具。

  【技巧点拨】

  一、合理分类,巧妙布局

  议论文要做到“材料丰富”“论据充实”,自然免不了在文中大量援引事例。那么,这些丰富的例子在全文中应该如何选用、布局呢?

  1.合理分类。可以从古今、中外、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艺术、体育等不同的角度分类,这样可避免堆砌例子。

  2.巧妙布局。用好例,贵在选好例,选用哪些事例入文章,须有全局考量,最好是一中一外,一古一今,一人一物,一正一反,一详一略,一历史一哲学,一名人一凡人,一个人一集体,这样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证明论点,举例典型有力,材料丰富多彩。

  二、叙述精当,突出细节

  议论文中如何叙述事例极为重要。因为一旦叙述过于详细,则极可能叙多而议少,那就会有“文体不明”之危险。因此,叙述事例应简练,概括精当,不宜冗长拖沓。如有可能,可以间以细节描写,这样既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又能突出论点。

  三、点面结合,详略相衬。点者详,详者透;面者略,略者排

  写议论文一般选两到三个事例作为“点”展开,浓墨重彩,突出论点;再用对偶、排比的手法将众多的事例从“面”上铺开,惜墨如金,表现主题,点到为止。点面结合,详略有别,节奏分明。请看一篇以“梦想为帆、工作为桨”为主题的优秀作文其中三个用例片段:

  ③无独有偶,著名的印象派大师雷诺阿以“美会留下”为励志格言,决心通过一切努力去创造奇迹。他坚守自己的诺言,甚至在疾病缠身之际,依然百折不挠地在画架前作画,最终倒在画架旁。因为有梦想的指引,一切付出和辛劳都是值得的,他的工作也得到了世人的肯定和褒奖。

  ④不仅雷诺阿这样,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也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巴尔扎克决心用犀利的笔触来无情地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给受伤的人们开出一剂精神良药,他曾说过:“拿破仑用剑没有完成的事业,我要用笔来完成它。”正因为这样,他才能在一贫如洗的小木屋里,数十年如一日地笔耕不辍,终于完成巨著《人间喜剧》的创作。他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并最终实现了梦想。

  ⑥是因为希望再续经典,卡梅隆才能全心创作,历时十三年,震撼推出《阿凡达》;是因为希望圆梦奥运,冰坛伉俪申雪和赵宏博才能不离不弃地共同奋斗了十八载;是因为希望能在NBA创造更好的成绩,乔丹才能在经历了几个失败的赛季后,仍旧毫不气馁地执着于自己的梦想。

  【点评】

  ③④段各用一个事例,叫“一例说透”;第⑥段连用三个事例,叫“事例铺排”,论证极有力量。

  四、舍旧求新,化熟为生

  选例一定要摒弃人人皆知的事例,如动辄“二王”(王羲之、王国维)或“二钱”(钱钟书、钱学森),一定要选新颖新鲜的事例,尤其是其他人很少用的事例。

  即便有些熟悉事例非举不可,也要避熟就生,化熟为生,如可以变换观察其人的角度,或者写“熟人”中别人不曾写过的东西。如举林黛玉,大家都知道她“爱哭”,如果写她的“爱笑”,岂不是“熟中求生”了?

  五、双向举例,双向说理

  列举事例不要光从正向列举,还要从反向列举,这样正反对比,论述有力。举一事例展开分析时,可正向亦可反向;这样正反结合,论述全面。如举陶潜之例,可以分析他辞官归隐,守住了心灵的纯洁,这是正向分析;假如他继续做彭泽县令,就会内心不宁静,这是反向分析。如果只用几个同向例子,这样的观点就没有正反,没有对立,思维是线性、平行的,构不成立体说理。

  六、叙议相扣,情理交融

  使用例证法最常见的问题是有例无证,以叙代议,造成“贴标签”现象。因此,例证,重在“证”,而不在“例”。一定要紧扣中心论点进行阐发、论述。最好是把事例融进自己的语言中,同自己的论证方向、论述中心、角度和谐结合,读来没有把事例与论述隔开的感觉,而是水乳交融。另外,在叙议相扣中,最好多点感情因素,这样又达到了情理交融的较高境界。试看下面一段文字:

  是什么让孙水林、孙东林两兄弟冒着漫天雪花展开生死接力?是什么让沈浩六载离家,鞠躬尽瘁,死于任上?没错,是诚信!因为对于百姓的承诺不可磨灭,他们坚守诚信,宁愿付出自己的生命;因为对乡亲们有最忠诚的爱,最亲的情,所以他们坚守诚信。孙水林倒下了,沈浩也倒下了,然而一座座丰碑树起,树起永远的忠诚。(2011年大纲全国卷优秀作文《坚守诚信》节选)

  这段文字,不必说将事例化作自己的语言喷薄而出,也不必说议论风生水起,单说这笔端含情,理中有情,就读之而令人信服,令人动容。

  七、以例为主,多法并用

  无论你把例证法用得多么好,多么艺术,如果全文只是单一地用例,那么论证就很单调、苍白,也很无力。因此,只有把例子用好,再辅以比喻论证、引证法,手法灵活多变,才能使行文跌宕多姿。换言之,一定要把例证法与引证法、喻证法结合使用,这样才能使行文不单调,论证十分有力。

  【沙场练兵】

  一、阅读下面这篇2016年全国乙卷高考优秀作文,看看它在选例用例上有何可借鉴之处。

  从“掌印”和“唇印”说开去

  丰子恺曾言:“孩子的心,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林徽因也曾这样形容自己的孩子:“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可见,“孩子”是个多么让人感觉欣喜的名词。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孩子们的处境也大不相同了。

  材料中两个孩子脸上鲜明的唇印和掌印刺激着我的心,他们因为分数不同而得到的不同回应令我唏嘘,98分受掌掴尤其让我印象深刻。我的态度是:不要过分苛求孩子们!

  在2012年,一部名为《虎妈猫爸》的电视剧好评如潮,剧中赵薇饰演的“虎妈”形象深入人心,在观众对她的演技大加赞赏的同时,剧中孩子的处境也让我们陷入了沉思:无休无止的假期补习班、考试成绩不如意便被母亲呵斥……这一系列现象让许多父母也大受震动,是不是我们对孩子的要求确实太高了些?

  无独有偶,近日一则关于“北大虎妈”的新闻报道也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北大毕业的一位高材生母亲给自己年仅8岁的儿子制定了一份满当当的学习计划,每天的学习时间加起来长达18小时!面对众网友的不解和指责,这位母亲的回应是:“我只想让我的孩子变得更好。”

  其实说到底,还是归根于父母对孩子们的爱。因为爱,父母给孩子报了各种兴趣特长班;因为爱,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因为爱,孩子们的脸上出现了鲜明的唇印和掌印……这些,都是父母对孩子们的爱。

  可是,当爱掺杂了太多世俗的标准,也会变成伤害孩子的利刃。我想问,亲爱的爸爸妈妈们,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孩子的身体正一天天被沉重的书包压垮?有没有发现孩子的日记里日渐充斥着对生活的抱怨?有没有看到孩子坐在补习室里,抬头看着窗外的笑容越来越少?

  我很欣赏台湾漫画家蔡志忠教育女儿的理念:无论你做什么,家里都会无条件支持你,前提是所有的后果你得自己承担。这看似是一种放纵的爱,实则不然,它让蔡志忠的女儿学会了理性地分析和判断,学会了勇敢地直面生活。蔡志忠是成功的,正如他自己所言:“我这一生最大的成就便是成就了我的女儿。”

  如果可以,我希望所有的孩子们都能像漫画中第二个孩子那样:承担着父母对自己的爱,取得一点儿进步也会被父母视作珍宝。我相信,这样的父母是明智的,因为他们看到了孩子的进步;而这样的孩子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正被自己的父母肯定着。

  让我们少一点苛求,多一点宽容,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走进那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论据选取精当。本文既有新闻例,又有影视例;既有大陆例,又有台湾例;既有正例,又有反例,事实论据绝不重复,体现了考生用例的匠心。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近日,国内一所大学拟实行“上课前所有同学交手机”的措施。此举尚未实施,便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有人支持,有人反对。另据报道,国内某高校还在每一间教室的前面设置“手机收纳袋”,收纳袋上分布着几十个小口袋,每个小口袋都标注着不同的数字序号和学生名字。上课前学生必须关掉手机并放入袋中,才能到座位上听课。

  对于一些高校要求“上课前所有同学交手机”这件事,你是怎样看的?请写一篇议论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写作指导】

  参考立意:

  (1)从赞成的角度看:

  ①教室是学习的地方,学生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学习。而很多学生每天花在玩手机上的时间已经很多了,不能再把宝贵的课堂时间浪费在玩手机上,收手机有利于学生上课集中注意力,减少学习时间的浪费。

  ②尊师重道,是传统美德。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却在下面玩手机,这是对老师、对学问的一种不尊重。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强制不自觉的学生交出手机。

  ③“自律”虽重要,“他律”不可少。交手机正是通过“他律”来培育学生的“自律”意识,让学生的目光从屏幕回到黑板的有益之举。

  ④不少学生玩手机成瘾,甚至到了手机不能须臾离手的地步,校方采取强制收手机的手段,是不得已的选择,这至少可以让一部分学生暂时摆脱手机的诱惑和控制,把注意力放到学业上。

  (2)从反对的角度看:

  ①“强制收手机”有违大学自由民主的风气。大学教育不是应试教育,没有必要采取整齐划一的手段强制学生学习。而应创设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沉者自沉,浮者自浮”,自主发展,多样化发展。

  ②“强制收手机”是对学生自律能力的不信任。大学生已经具有明辨是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上课玩手机究竟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他们自有判断,因此,不宜采取强制措施收缴他们的手机,而应引导他们自觉专心听讲。

  ③“强制收手机”治标不治本,学生的注意力之所以不在课堂,其原因可能是课程没有吸引力,或者学生自身缺乏学习的动力。如果学生不想学、不愿学,收手机也仍然不能让他们专心学习。因此,对课堂玩手机的现象,必须深入了解原因,对症下药,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④外因必须借助内因才能真正发生作用,如果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则“强制收手机”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带来更大的弊端,比如让一些学生把心思转移到怎么对付这项举措上,如用模型机冒充手机或准备多个手机来应付等。⑤通过收手机来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活动上,简单粗暴,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千差万别,是用“一刀切”的行政管理来代替因人施教。

  (3)从综合的角度看:让学生专心于学业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让学生课前上交手机的做法值得商榷。

议论文文学艺术(议论文文学艺术的特点)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