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sukai

民间文学艺术成就(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sukai 05-31 111

  中共宜昌市委宣传部、宜昌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7月16日发出关于第一届“宜昌民间文艺奖”获奖人员及作品的通报,表彰两位民间文艺家和四件优秀作品。

  

民间文学艺术成就(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宜昌民间文艺奖”是2014年设立的宜昌民间文艺最高奖,每两年评选一届,旨在总结经验、表彰先进,激励创作优秀作品,推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去年下半年以来进行第一届评选,由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组成评委会,对申报的32件(组)进行评选,经过初评、复评和终评,评出了第一届“宜昌民间文艺奖”。

  

  作品”隐形观音“,共用5858根竹丝制成,

长50厘米,宽35厘米,仅重10克。

  “隐形观音”是这样产生的

  1997年,李凤英从县木材厂下岗,下岗后的她开过餐馆、打过零工,先后尝试了多个行当。200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凤英在菜市场买菜时,看见一老人叫卖“竹编茶具”,精美的竹编一下子深深地吸引了她,她当即将“竹编茶具”买下,回家仔细琢磨。自家的祖辈们都是当地有名的篾匠,自己何不也学竹编?打定主意的李凤英,开始四处拜师,学习篾匠手艺。

  经过几年的学习,李凤英掌握了竹编的各种手法,并尝试着自己做竹画。第一幅作品是“福禄寿喜”,她潜心制作了足足一个月,信心满满的李凤英将作品拿到艺术品店销售,可艺术品店的老板们普遍认为她的作品过于粗糙简单,不值钱,直接退了回来。

  无情的现实给李凤英泼了一瓢冷水,巨大的反差让她陷入了思索。通过大量对比,她发现市场上出售的高档竹编采用的是竹丝,做工精良,要想提高作品价值,必须改良工艺、提高精度。

  

  在对各种画作进行分析研究、精确计算和反复试验之后,她发现如果将1厘米篾条分成24根竹丝,就可以编出竹画的细节,但传统工具无法实现分丝,制作新的分篾工具就成了首要难题。她开始尝试将缝衣针按照1厘米的宽度排成一排,做成排针,由于排针不牢固、易挪位,分出来的丝粗细不均,多次的实验都宣告失败。一次她看见邻居在刷树脂漆,她灵机一动,何不用树脂漆试试?

  于是,她把针整齐地摆在一起,在排针两边分别滴上树脂漆,再将针的正反两面分别涂上树脂漆,进行固定和反复加固,分丝工具制作一下子大功告成。

  如今,经过长达十多年的摸索与试验,她将竹编工艺,探索出包括竹质选材、分层、蒸煮、定型、防蛀、着色、拉丝、选题、排版、编织成品总计20多道工序,还发明了竹画专用工具和独特编织工艺,并获2项国家专利。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凭着自己的不懈努力,李凤英终于闯出一番天地,创造的竹编画逐渐声名鹊起,其精心制作的两幅《隐形罗汉图》,一幅在新加坡以16万元售出,另外一幅也被省博物馆收藏。李凤英先后被评为省级“大师级民间工艺传承人”、“最佳土家达人”等。在第二届中国(潍坊)民间艺术博览会暨第十三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评选中,李凤英创作的《隐形观音》成功入围,该作品长50厘米,宽35厘米,由5858根竹丝制作而成,仅重10克,展现了李凤英精湛的技艺,成为全省唯一入围山花奖的工艺作品。

  

来源|三峡宜昌网 、唐婷婷

整编|王腾 编审|王腾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