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sukai

热土剧情介绍(热土剧情介绍大全)

sukai 2024-05-06 125

  1959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了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片《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上集),这部电影在中国广大农村连映不衰。1964年,长影又拍摄了《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下集。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反映农村小水利建设和小水电站建设的影片。电影的外景地选在山西的汾阳峪道河一带。

  

  

  █ 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由山西作家马烽编剧,蕴含了丰富的山西元素,影片通过一群农村青年劈山引水、建造水电站从而改变家乡面貌的壮举,歌颂了年轻人投身家乡建设、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影片塑造出一个个各具特色、令人喜爱的年轻人形象,如勤于思考、性格沉稳的复员军人高占武,朴实能干的曹茂林,热情聪慧的孔淑贞等,使人难以忘怀。影片同时在轻松热烈的基调中,探讨了对农村存在的先进与落后、革新与保守之间的矛盾的认识,提升了影片内涵。由于这部影片生活气息浓郁,充满青春活力,轻松愉快、生动热烈,可观性很强,成为建国后十余年间农村题材影片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 视频:由郭兰英演唱的《人说山西好风光》是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续集的插曲,一经公映便传唱全国,至今不衰

  

  

  

  

  █ 《大众电影》等杂志上刊登的《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剧照

  之所以选在汾阳,一是影片的编剧马烽长期在汾阳体验生活,二是汾阳的山水非常具有典型的山西特色,日照时间长,四季分明,黄土高坡绵延起伏。

  峪道河古名原公水,又名禹导河。发源于山西省汾阳县西北白虎岭下马跑神泉,尊称“马跑神泉”,相传,北魏贺虏将军驻师此山,马跑地而得泉。河名马跑泉水,为赵襄子臣原过记功立祠而名。《水经》载“原公水出兹氏县西羊头山。东过其县北,又东入于汾。”北魏时,《水经注》载“水注文湖,不至汾也”。据此推断,三国时峪道河等汾阳诸涧汇聚文湖而下注于汾河,到北魏时文峪河也汇入文湖,同下注于汾河。到宋初,文峪河在文水县境或汾阳境入汾,峪道河仍经文湖下注汾河。宋明期间文湖渐湮灭,峪道河洪水直入汾河。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万历十三年(1585)、二十一年(1593)引清水灌溉农田。秋末至春初,农事不举,引水入汾阳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又浚渠入城,十年后淤塞不能入城了。汾河在乾隆三十二年(1767)东徙后,文峪河复入旧道,经汾、孝入汾河,此后峪道河等边山河沟洪水汇入文峪河至今。峪道河出谷后,沿途经过村庄有古浮图、贾家庄、陈家庄,西马寨、雷家堡、宣柴堡,义安、康家堡、安头、北庄,干河等至师家庄人文峪河。峪道河分十二池,截清洪水轮灌,秋末至春初贾家庄以下村水灌溉农田,余水入文峪河。新中国成立后,成立峪道河灌区管理机构,管理清洪水灌溉农田,兴建了峪道河总干渠和南、北干渠等水利工程。河因流经山峪中而得名。北至罗城,南至米家庄,清水流量最大0.43立方米/秒,最小流量0.2立方米/秒,正常年份0.3立方米/秒。全河长21.2公里,源头至峪口河长16.8公里,峪口以下3公里。流域面积29.4平方公里。洪水从米家庄村北入禹门河,再通入文峪河。1972年新修永田渠,在庄化村西截断其河道,灌入永田渠。1988年8月汾阳边山暴雨成灾后,1989年始沿永田渠开新河东南向通入禹门河至今。峪道河属汾河水系。流水清澈,两岸草木葱笼,是山西省内风景区、避暑胜地。

  

  

  

  

  

  

  

  █ 峪道河风光

  

  █ 民国时期的峪道河

  1958年,汾阳县为落实毛主席提出的“应当使每人都有一亩水浇地”的指示,在峪道河两岸铺开了开山劈石、引水上山工程。马烽当时也和民工们一起,住破庙、滚草铺,参加了热火朝天的修水库和修水电站的劳动。深入生活的成果是,他最终写出了这部影响极大的电影剧本。

  

  █ 山西著名作家马烽

  电影上集讲述的是一群生龙活虎的年轻人,为改变家乡落后面貌而战天斗地、劈山引水的故事。下集讲述的是这群年轻人在山区建设一座小水电站的故事。影片的主角是李亚林、梁音、金迪。上集插曲是郭兰英演唱的《樱桃好吃树难摘》;下集插曲是郭兰英演唱的《人说山西好风光》。这两首歌后来被广为传唱,经久不衰。

  

  

  

  

  

  

  

  

  █ 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剧照。上集剧情简介:复员军人高占武回到家乡,看到家乡缺水的状况,提出引水建议,并在社务会议上引起争论。老社长觉得工程浩大,单靠热情无法实现。村里的年轻人拥护高占武的建议,他们立刻组成志愿队,进驻龙王庙工地,开始了开山引水的艰巨工程。高占武和曹茂林负责打炮眼炸石崖的重要工作,孔淑贞和李克明非常羡慕,也偷偷去打炮眼,差点酿出大祸。孔淑贞认识到错误,与胖嫂担负起照顾同志们生活的责任,同样为工程提高进度做出了贡献。一场以外的雷雨给工程太来困难,高占武鼓励大家。县委赵书记年轻人的做法给予全力支持。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工程提前完成,清例的泉水终于流进山村,人们欢呼雀跃,高占武和孔淑贞、曹茂林和小翠在劳动中产生了爱情,李克明在劳动中也得到了锻炼,大家立志要将青春奉献在这片热土。下集剧情简介:孔淑贞和李克明从县里学成回村,提出在家乡修建水电站的构想,被提升为副大队长的高占武在公社赵书记的支持下担负起修建水电站的任务。李克明的电站设计图得到大伙的赞赏,而外村来此地学习的冯巧英却看出问题,批评他的设计实用性差,为此发生争执。谁料二人不打不相识,渐渐互生好感。电站安装告成后,孔淑贞和李克明又前往近邻周村帮助安装设备。正当孔家庄群众欢庆电站首次发电之际,高占武突然接到孔淑贞从周村寄来的退婚书,大家误以为曾经追求过孔淑贞的李克明在其间作怪。高占武赶至周村,才得知原来孔淑贞在工作中受了重伤,不想拖累高占武,所以要求解除婚约。孙家庄庆祝大丰收,孔淑贞伤愈返家,在建设家乡过程中建立起感情的三对年轻人终于喜结良缘。

  

  

  

  

  █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电影连环画

  

  

  █ 电影中和插曲广为传唱

  

  █ 视频:郭兰英演唱的《樱桃好吃树栽》,电影《我们村里的年青人》插曲

  峪道河水电站是当年的一个主要拍摄景点。至今依靠水力发电的峪道河的水轮还在那里旋转着。53年前建成的这座水电站,点亮了当地农民家的第一盏电灯,引来了滔滔不竭的河水。后来这座水电站多次扩建,为当地的农村电气化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由于峪道河水位下降,受水量限制,水电站的机组基本停止使用,大机组已经锈迹斑斑,躲在电站角落里,只剩一台小机组勉强运行,供下游浇灌庄稼。当年看水渠值班员住的窑洞破败不堪的蜷缩在水渠旁边,而当年修建的水渠雄风不减,依然是绵延起伏,顺山而上,颇有小红旗渠的味道,依靠大电网的电力,引导着峪道河浇灌当地的农田。目睹这一切的人们不得不佩服“大跃进”时期人们的冲天干劲。当年电影里年轻人修水利居住的破庙早已倒塌,新建的二层小楼是国家电网人、峪道河供电所的几十名员工的工作场所。为了保证这一地带农村的浇灌用电和居民用电,这群年轻人像当年的《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一样,充满了对农村的热爱和激情。他们是一群追求光明的人。

  

  

  

  

  

  █ 峪道河水电站

  

  █ 视频: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续集

  直接点击以下文字链接,阅读推荐内容及本文作者其它作品:

  跟着山西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穿越回1982年的三晋大地

  山西历史上的两座红色电厂

  从一家灯火到太原电灯公司

  是什么在揪人心扉——与刘胡兰妹妹刘爱兰的心灵对话

  康小明:墓地随想

  苦难成甜:文革前后山西日报“编委楼”纪事

  两位混血美女与一座城市和一个家族的网球运动史

  康小明:我眼中的城市雕塑

  康小明:按摩师马义的蝼蚁生活

  家在太原 | 康小明:双塔寺街的变迁

  战火硝烟中的解放和接管太原——忆太原首任警备区司令员罗贵波将军

  康小明:小人物的大手笔

  康小明:柔情的保民,黄河岸边的保德汉子

热土剧情介绍(热土剧情介绍大全)

  康小明:异人郑喜桂

  康小明:母亲对保德家乡的回忆

  康小明:他一生只说真话——怀念我的父亲康溥泉

  康小明:铁姑娘春秋

  康小明:编委楼里的编委们

  康小明:那座山,那个人

  康小明:尴尬人生

  康小明:荷塘月色中的闰儿走了,只留下远去的背影

  康小明:高高竖立在恒山火烧岭上的丰碑

  康小明:神头泉边,逝去的电力城

  康小明:一位知青和一个山西村庄的故事

  康小明:文革期间随父母下放大同的旧事

  康小明:我在五中“闹革命”

  康小明:一座机关大院和大寨在历史漩涡中的碰撞

  太原道三晋文化微论坛开通,直接发帖,深度讨论,永久留存,全网互动,点击页面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