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qiaoqingyi

文学艺术继承创新的例子(文学继承与创新的例子)

qiaoqingyi 2024-02-19 144

  

文学艺术继承创新的例子(文学继承与创新的例子)

  2015-06-14 18:08

  

  刘雨岑·如松之寿粉彩花鸟瓷板

  “珠山八友”的新粉彩陶瓷作品因其在陶瓷的用色技术以及绘画风格上的突破,使得陶瓷彩绘装饰风格具有了新的面貌。从整体风格上看,他们的作品在传统粉彩基础上具有了更为浓厚的文人画意味,而较之文人画风格的浅绛彩,其色泽又更加丰富艳丽。同时八友在瓷绘艺术上各有建树,又呈现出自身独特的面貌。“珠山八友”能够自觉地形成一个团队,并在不同的艺术创作风格中凸显团队的整体风貌,与他们对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继承与革新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 “珠山八友”的艺术风格

  中国陶瓷文人画装饰风格的运用由来已久,从唐代长沙窑在瓷器的窑口部分采用文人画笔墨进行装饰开始至民国初期的“珠山八友”,陶瓷文人画艺术风格的演变与中国文人画艺术发展始终紧密相连。

  民国初期,中国文人画出现了新局面,主要有四种风格:一是继承四王山水和恽南田、蒋廷锡花鸟一路的正统文人画风格的“古典派”,以北京天津的京津画派为代表,骨干成员为金诚、周肇祥等人,齐白石正是在此一传统中应运而生的艺术大师。一种则是继承并发展了疏离正统画派的扬州八怪画风的“个性派”海派画家,40年代以任伯年等人为代表,至民国初期以吴昌硕、吴石仙等人为代表。一种是重视曾经饱受诟病的宋明院体绘画和民间绘画。创作时将南北宗派的风格兼容并蓄的画家。代表者有胡佩衡、陈少梅等人。一种是广州的岭南派,主导画家是辛亥革命的参与者、因留学东洋受到日本新派融合东西绘画的启示,以“折衷中西”的方式进行绘画创作,以高剑父、陈树人为代表。“珠山八友”的瓷绘文人画装饰风格亦与时代同步,其风格特点与艺术成就也可从以上四种风格来进行考察。

  第一种风格为完全继承中国正统文人山水画、花鸟画的古典画派。他们将古典绘画风格运用于瓷绘,并结合陶瓷艺术的特殊性创作出独特的瓷绘文人画装饰风格。以汪野亭的山水,田鹤仙的梅花,程意亭的花鸟,徐仲南的山水、竹石为代表。

  汪野亭将中国传统纸本平面山水中的“通景山水”运用于立体的瓷器器皿上,由此树立了绘画装饰风格与器皿器形完美结合的新典范。田鹤仙学习元代王冕之墨梅,所创“梅花弄影法”与“虚实衬托法”开辟了中国瓷绘艺术表现新境界。程意亭的花鸟瓷绘作品专学习清代宫廷正统花鸟画家蒋廷锡的绘画风格,瓷绘花鸟有着富贵与雅致兼融的独特品味。徐仲南的绘画博采众长,多用干枯笔墨表现出南宗笔墨之趣,同时又有笔墨符号的抽象视觉之美,其写意松竹也开辟了瓷绘文人画之新意境。

  第二种风格为学习扬州八怪以及海派画家任伯年风格为主的个性派,这种瓷绘文人画装饰风格突出表现为抒发笔墨个性,强烈、律动的画面视觉效果和赋予感染力的艺术表现。八友中的个性派画家开辟了瓷绘文人画走向现代审美的新领域,以刘雨岑、毕伯涛的花鸟为代表。

  刘雨岑将粉彩技法上的玻璃白直接运用于花卉之中,创立了“水点技法”,他的作品将正统花鸟画家恽南田的清秀淡雅与扬州八怪华喦的脱俗出尘之境界及海派画家任伯年的写实表现、大胆笔墨和妍丽色泽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情趣盎然、意趣高雅的瓷绘艺术风格。毕伯涛的花鸟画专学习新罗山人华喦一路。其画面俊逸秀美,动物刻画伶俐生动,得华喦风格之精华。

  第三种风格是学习宋明院体绘画和民间绘画,创作时将南北宗派的风格兼容并蓄。何许人便是这种风格的代表。少年时期的何许人受到时风的影响,学习“四王”作品,追求文人画的笔墨意趣。1911年何许人前往北京,与文人画家交流并在故宫看到了大量的宋元名迹,由此开始重视宋明院体绘画对山水自然及物象的表现之法,通过与“四王”笔墨相结合形成了新文人画风格。

  第四种风格为折衷中西的融合派,他们将西方绘画技术融合进中国的传统绘画之中,是中国艺术走向现代艺术的重要先驱者之一。以邓碧珊的人物肖像画、界画、鱼藻,王大凡、王琦的人物画为代表。

  邓碧珊的作品一方面运用西方的素描技法塑造形体,另一方面又传递出中国古典之美。王琦借鉴扬州八怪中黄慎风格,人物画注重草书入画,笔墨趣味十足。结合肖像画的素描功底,创作出一种色泽淡雅而笔墨丰富,形体厚重而意趣优雅的新文人画人物风格。王大凡学习扬州八怪罗聘的人物画风格,将文人画的用笔用线之法与西方明暗体块的塑造之法相结合,创作出了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现代审美的新瓷绘人物画风格。

  纵观珠山八友之作品,他们有继承古典派的正统文人画,也学习个性派文人画家的艺术探索精神,又有效地吸收西方明暗与透视绘画技法,并在三者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最终形成了艺术风格丰富既有传统艺术内涵又有时代新气息的文人画装饰风格。

  

  徐仲南·四级花鸟粉彩四条屏

  二 学瓷之路,殊途同归

  从“珠山八友”的学瓷经历来看,诸人各自的学瓷道路并不相同。但不论何种方式,他们都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学习与研究视为瓷绘艺术的基础,同时又能够不为传统所囿,积极的开拓创新,接受西方先进的技术与艺术理念。八友的学瓷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以传统文人画家身份转为瓷绘画家。如田鹤仙、毕伯涛、邓碧珊。田鹤仙在抚州跟随施雪江学画山水。民国初年任景德镇税务局职员,业余习画,与徐仲南交往后弃职专事瓷画。毕波涛为清末秀才,曾跟随波阳画家张云山学画。清亡后,他来到景德镇靠为寺庙抄经、作书及买画为生。后因儿子毕渊明在瓷业公司学徒画瓷,结识了王琦、王大凡等人,才开始转向画瓷。邓碧珊为前清秀才,自学书画。清末时在老家教私塾,辛亥革命后在饶州陶业学堂任教,由此开始尝试陶瓷绘画。

  第二种是传统的师徒相授。如王大凡、徐仲南、何许人、王琦皆为红店艺徒出生。王大凡在13岁时与哥哥王大屏在姐姐的“红店”学艺,三年学徒期满开始独立画瓷。儿时读过三年私塾,后来浅绛彩画家王晓棠来店绘瓷,王大凡跟随他学习文人画瓷绘风格。徐仲南15岁时到南昌一家瓷店当学徒,他通过与南昌的文人和释门画僧的交游来提高瓷绘艺术的文人画修养。何许人14岁从安徽到景德镇入瓷庄学艺,早年学清初“四王”,后到北京参观故宫作品,又与文人画家交流,提高了自身素养。王琦自幼家贫,少年时代以捏面人为生,17岁到景德镇后跟随邓碧珊学习瓷绘、诗文及书法。

  第三种是进入陶瓷学校接受科班训练。汪野亭、程意亭、刘雨岑等三人便先后进入江西省窑业学堂(后更名江西省立甲种工业窑业学校)学习。这三人进入专业的陶瓷学校学习期间正是西方的教育观念与中国传统的瓷业教育观念相碰撞与融合的时期。清末民初,中国陶瓷教育体系,如学制、课程基本上移植自日本,教学中也逐步增多对于欧洲其它各国的教育体系的借鉴。当时的课程还十分重视图案装饰设计的创新性,陶瓷装饰不再是受制于宫廷的样稿,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对陶瓷知识体系的全面掌握。在师资方面,当时江西省窑业学堂的老师既有张浩等留学日本、美国的学者,也有山水画家张晓耕,粉彩画家潘匋宇等传统文人画家。

  无论是以师徒相授的方式获得瓷绘技艺,还是在正式陶业学堂学习,“珠山八友”都有意识地重视传统文人画,同时在思想上都能够思辨通达,这是他们最终走到一起的重要原因。

  

  王琦·无量寿佛粉彩瓷板

  三 变革瓷绘的共同理想

  “珠山八友”在时代变革中勇于改变传统行业竞争的模式,注重团队的合作,以振兴民族传统艺术,推动中国瓷业发展为己任,为了能够创作出既有民族性又有新时代特色的瓷绘作品,他们都选择以文人画及文人艺术趣味为变革瓷绘的突破口。

  1915年,王大凡、王琦、潘匋宇、王晓棠、周小松、汪野亭等人由江西瓷业公司、景德镇商会推荐参加巴拿马博览会,王大凡的《富贵寿考》获唯一金牌,为了进一步增加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同时促进景德镇瓷业的发展.在1922年浮梁县县长徐仲亭的倡导下,吴霭生任社长,王琦、汪晓棠任副社长的“瓷业美术研究社”成立,王大凡、汪野亭、毕伯涛等人都加入其中。美术社的任务主要有陶瓷美术的创新、瓷器器型的设计、颜色釉的恢复和创新,从1922年到1924年间吸收社员200多人,出刊20多期,主办师生、社员画展数次。美术研究社组织社员学习前辈画技和画论,以顾恺之的《画论》、王维的《山水诀》、荆浩的《笔法记》等文人画理论来提高红店艺人们的艺术修养。为使新作品及时问世,还设有作坊,专门仿制明清时期青花瓷、红花瓷、颜色釉瓷。同时美术研究社的所有研究样品,都毫无保留地向社会公开,为许多窑户所仿制,从而较大面积地推动了全镇的瓷业向前发展。瓷业美术研究社的活动充分显示了当时景德镇瓷人对中国传统文人画艺术修养的重视,同时因注重与外界及行业间的充分交流,又显示出了景德镇陶瓷行业的新时代气象。这种良性的瓷业竞争环境为“珠山八友”的成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汪野亭·湖山秋色粉彩瓷板

  1926年十月,北洋军阀孙传芳部属刘宝提师败兵过境,将美术研究社所有精品洗劫一空,近十年之久的美术社解散。两年后,曾任瓷业美术研究会副会长的王琦,又将王大凡、邓碧珊、汪野亭、毕伯涛、何许人、程意亭、刘雨岑等七人组织起来共同创作一套八条屏的瓷板画定货,并由此创立了“月圆会”,“珠山八友”随即产生。两年后徐仲南、田鹤仙加入“月圆会”活动。“月圆会”虽然是自发的一种松散性的团体,但是他们坚持农历的每月十五大家聚会一次,轮流做东,并在一起研讨诗文、绘画,切磋瓷画技艺。

  为了能够通力合作,凸显个人的艺术风格与团队整体风格,八友皆致力于创新。如田鹤仙在“月圆会”成立时并未跻身八友之列,后因八友成员多有离散,成堂的瓷画作品中需要松、竹、梅配套,便由山水改学王冕的梅花,由此促使田鹤仙以成堂配画中的瓷上梅花而著名。“珠山八友”在“圆月会”成立后,通过长时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瓷绘整体面貌凸显出中国传统的人文艺术气质。如创作于1930年的粉彩笔洗(熊氏兄弟藏),由王琦、何许人、邓碧珊、毕伯涛四人完成,王琦为扬州八怪黄慎风格的粉彩人物,邓碧珊为具有西方明暗素描式的粉彩鱼藻、何许人是传统的文人《寒江归艇》雪景,毕伯涛是扬州八怪华岩风格的《暗香疏影》花鸟图。四人所画题材不同,风格也截然不同,何许人为正统文人风格,王琦、毕伯涛为个性派文人风格,邓碧珊是中西融合式风格,但是整个粉彩笔洗却传递了和谐的中国古典文人气息,可谓“珠山八友”瓷绘艺术对文人画继承与革新的经典诠释。

  我们可以看到“珠山八友”无论追求何种风格,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是贯穿整个创作的核心。他们不为保守观念所局限,积极交流合作,大胆借鉴西方的艺术思维方式,顺应了时代变革的需求。“珠山八友”对文人画的继承与革新是民国时期景德镇瓷人对瓷绘艺术进行变革,发扬中国传统精神,体现新时代变革精神的卓有成效的艺术创新之路。  主编微信ID:13512153405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