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sukai

南浔文学艺术(南浔文创)

sukai 01-21 139

  大学暑期实践的时候,曾经去拜访过宁波的非遗传承者。那一趟,让我感触良多,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那些璀璨明珠逐渐失去了光芒,有黄发无力垂髫不接之险,老人们担心自己的手艺后继无人,谈到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学习这些古老手艺的时候,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满是无奈。我们能做的也许不多,但是还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非遗,关注这些老祖宗留下的、曾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光的手艺。

南浔文学艺术(南浔文创)

  其实作为一座拥有2300多年历史的古城,湖州埋藏着丰富多元的文化遗产,对于湖州的非遗项目,你知道多少呢?

  湖笔制作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州毛笔简称“湖笔”,是毛笔中的佼佼者,以制作精良、品质优异而享誉海内外,已成为毛笔的代名词。地处浙江湖州市的善琏镇,是湖笔的发源地和主要产地,素有“笔都”之称。

  蚕丝织造技艺(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辑里湖丝,又称“辑里丝”。因产于南浔镇辑里村而得名。有史料记载,南浔辑里村自元末成村便产湖丝。在明代已初露头角的南浔辑里丝,到了清代因质优而“名甲天下”,江宁、苏州、杭州三织造在每年丝季都前往南浔大量采办生丝。清康熙时织造的九件皇袍,就是指名选取辑里丝作经线制成的。

  白茶制作技艺(安吉白茶制作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吉白茶产于浙江省安吉县溪龙乡,是一种烘青型的绿茶名茶。自古种源难得,茶树难养,以野茶为稀贵。现安吉县溪龙乡掌握白茶手工炒制技艺的仅有陈守彬、钱义荣等几人。

   双林绫绢织造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双林绫绢生产历史源远流长。绫绢以其中华丝织工艺之精品,成为中华民族丝织工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精湛的制作工艺被世人所青睐。

  防风传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防风传说发现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十大集成”普查编纂过程中,它是古代防风神话的活态延续。其中心区域在浙江省德清县三合乡境内封、禺二山之间及周边地区。

  湖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剧,旧称湖州滩簧,曾有“小戏”、“花鼓”等称谓。流行于浙北的湖州、嘉兴各县,及毗邻地区。艺人按各自所在地域方言、唱腔差异而称“湖州帮”、 “双林帮”、“南浔帮”、“震泽帮”等。

  长兴百叶龙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舞龙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活动,而浙江省长兴县的“百叶龙”无疑是舞龙表演中最有特色的之一。1980年6月初,文化部在北京举行全国13个省市业余文化调演。百叶龙大获全胜,获得一等奖。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众多媒体纷纷对此做了报道。

  湖州山歌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州山歌属吴歌的一支,是用吴语(湖州话)演唱的一种本土民歌。

  射村后羿神话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位于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境内的射中村,古时名射村,缘由为羿射九日的神话传说。羿射九日这个蕴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神话故事,就发生在射中村。

  陈霸先的传说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陈霸先的传说,是以南朝开国皇帝陈霸先的生平事迹为主要内容,寄予老百姓思想观念和情感而不断流传的民间文学。陈霸先的传说在长兴当地流传广泛,在陈霸先出生地下箬最为密集。

  熊知县的故事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熊知县的故事,是以颠倒反说长兴县令熊明遇历史事件的方式,来创作流传以熊县令“坏风水”为主要内容的传说故事。是浙北较为怪异离奇的民间文学形式,具有较强的独特性。

  羽毛扇制作技艺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州羽毛扇,俗称鸟毛扇,是我国历史悠久的著名传统工艺品,与苏州团扇、杭州折线扇并誉为中国三大名扇。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紫砂烧制技艺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兴县是浙江省出产紫砂工艺品的唯一产地。北宋时期长兴紫砂就与山水相连的“中国陶都”宜兴齐名,誉称长兴为“南窑”,丁山为“北陶”。明朝时候,人们已经一改饮茶习惯,散茶器具也开始盛行紫砂壶。

  湖州三跳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州三跳,浙江曲艺曲种之一。用浙北湖州等地方言口语说唱,流行、分布于浙江北部的湖州、嘉兴一带。因演唱所用的伴奏打击乐器为“三跳板”而得名。在19世纪60年代盛行于湖州农村,20世纪初在湖州府庙内的茶室书场演唱。

  湖州琴书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州琴书,俗称“胡琴书”,简称“琴书”。由于它是湖州滩簧的重要分支,所以也有人把湖州琴书称做为“湖滩”。琴书的形成与湖州滩簧的另一个分支——湖剧密不可分。

  龙舞(鄣吴金龙)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鄣吴金龙属民间舞蹈,发源于明代嘉靖年间的安吉县鄣吴村。数百年来,因其光彩夺目的龙身造型,强烈的舞蹈节奏和磅礴撼人的演出气势,深受周边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欢迎,为各地龙舞中佼佼者,以至久演不衰,流传至今。

  长兴旱船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旱船,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汉族民间表演艺术形式。长兴龙山旱船俗称“花龙船”, 在20世纪30年代由客居长兴的河南人传入,并在当地广泛流传,是集唱、舞、手工扎制技艺于一身的岁时节令习俗舞蹈。

  林城狮舞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林城狮舞是湖州长兴林城镇富于地方特色的一种群众性传统文化,它不仅帯有一般狮舞的特征,同时又独具特色,是江浙地区优秀的民间舞蹈之一。

   畲族貔貅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畲族貔貅舞是流传在安吉报福镇中张畲族村一带的传统舞蹈。中张村是湖州仅有的二个少数民族村之一,该村畲族人于清、光绪年间从浙江景宁迁入湖州孝丰县赵公坦居住(今报福镇中张村)。貔貅舞伴随着畲民的迁入而在该地盛行,并以口传身教的方式代代相传。

  练市船拳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船拳曾在我区的练市、双林、乌镇等地广为流传,而水乡古镇练市则是船拳表演的中心地带,从明清至文革前期绵延数百年时间,每年上蚕山表演船拳的几乎是清一色的练市人。

  项家皮影戏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吉县孝丰镇大河项家皮影戏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清代光绪二年(1876年)项家祖先从河南省桐北县传入安吉县孝丰镇大河村。在近一百五十年的历史中,项家皮影得到长足发展,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扫蚕花地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吉主要流传在德清一带。旧时当地蚕衣为了祈求蚕桑生产丰收,在每年的春节、元宵、清明期间,都要请半职业或半业余的艺人到自己家中举行扫蚕花地仪式。

  蚕桑生产习俗(南浔传统养蚕习俗)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栽桑养蚕始于何年代,各地说法不一。据传,在南浔一带的农村,自从流传“白马化蚕”的神话故事后,这里的人们就有了种桑养蚕的生产习俗。经过千百年的实践和积累,人们对养蚕的全过程,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饲养技艺和蚕事习俗,并传承至今。

  德清蚕桑生产习俗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蚕桑习俗是中国蚕桑丝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北部和江苏南部的太湖流域经及四川成都,这一区域长期以来就被称为丝绸之府,人们因为蚕桑丝绸而有着共同的生活习俗和生活环境,形成一个共同的文化圈。

  新市蚕花庙会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市蚕花庙会流传在湖州市德清县新市镇一带。新市是蚕桑重要生产地区之一,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清明节,这一带历史上有蚕花庙会,绵延至今。

  善琏蒙恬会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蒙恬会”是善琏笔工及周边笔庄、笔店,为纪念笔祖蒙恬而举办的祭祀“行业神”活动。蒙恬是秦代大将,因创毫于世,所以,善琏笔工世世代代尊称其为笔祖。

  乾元龙灯会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乾元镇即德清县原城关镇,地处德清县中部,是杭嘉湖地区水稻、蚕桑的主要产区之一。人民富庶,民俗活动自古繁盛,犹以正月“灯节”期间为最。

  舞阳侯会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德清县上柏乡人为纪念三国时期樊哙将军,在其重阳诞辰之日举行的大型集市庙会民俗。

  白雀抬阁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白雀抬阁起源于吴兴区白雀乡民间庙会。据乾隆《乌程县志》转引《乌青文献》记载,每年春社,乡民即“扮台阁故事迎演数日,所费浩繁”。当地艺人回忆,白雀台阁已有300多年历史。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