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qiaoqingyi

音乐文学艺术(音乐文学艺术形式)

qiaoqingyi 01-02 121

  

  著名的语言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

  “要培养孩子纯正的文学趣味,

  就要从学会听诵读诗书开始。”

  今天让我们带大家来认识“译制片女王”曹雷!

  

  人生中的配音岁月

  从《茜茜公主》中的皇太后到《穿普拉达的女王》的“女魔头”,再到《功夫熊猫2》的羊仙姑,著名配音演员曹雷以一把独具魅力的嗓音穿越过数十年的光影岁月,诠释过许多颇具代表性的角色。

  回顾自己的配音岁月,曹雷说“配音是戴着镣铐的舞蹈”,“舞”了30多年的她更讲述了译制片背后的许多故事。

  个人简介

  

  曹雷,女性配音演员。1940年出生,浙江浦江人。1962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留校任教。1965年入上海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先后在《金沙江畔》《年青的一代》等影片中饰演主要角色。 1982年起任上海电影译制厂配音演员兼导演,为《非凡的爱玛》《爱德华大夫》《国家利益》《总统轶事》《最后一班地铁》《蒲田进行曲》《姐妹坡》《鹰冠庄园》等译制片中女主角配音;并担任《斯巴达克斯》《战争与和平》《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柏林之恋》等译制片的导演。

  已经76岁的曹雷依然活跃在演艺圈。她出身在一个书香世家,父亲曹聚仁是民国著名学者,弟弟曹景行则是著名时事评论员。曹雷1962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后留校任教,并成为话剧和电影双栖的演员。

  

  战胜病魔

  1962年,曹雷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留校做了3年老师后,调到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60年代初,她是著名电影演员,演过《江畔金沙》和《年青的一代》等脍炙人口的电影,但是电影带给她的快乐和光环如白驹过隙般短暂,文化大革命随后就开始了。那段岁月里,所有对艺术的梦想和期望都只能深深地埋在心底,她最为美丽的青春岁月只能日复一日的苍白而沉寂。等到文革结束,她已是将近40岁的女人。原以为从此可以重返舞台和银幕,一场大病却几乎夺去了她的生命。因为这场病,她不得不从幕前走到了幕后,到上海电影译制片厂做起了配音工作。在厂里,只要一钻进录音棚里,她就忘记了时间和病痛。正是这种对艺术的渴望和热爱,支撑着她战胜了病魔。

  一场大病成就“艺术第二春”

  曹雷说,译制配音成就了她的第二次艺术生命,由于不在台前,不会受到自身形体、年龄的限制,她发现自己的舞台变得无限广阔,可以挑战很多不同类型的角色,甚至还能反串扮演。

  不过她又表示,配音是“戴着镣铐的舞蹈”,“因为受原片的限制,原片演员怎么表演,塑造的是这个形象,你必须得符合。但是你又必须‘跳舞’,而且要跳得好看。所以事先也要排戏,琢磨怎么把握这个角色的个性,如何进入角色的心灵,再透过你的嘴说出中国话来。”

音乐文学艺术(音乐文学艺术形式)

  在译制配音的过程中,对白的翻译还得受字数的限制。曹雷透露,译制前有一位口型员会专门负责数数,看一句对白里可以放进多少个中国字。比如道一句早安,英文可能只有一到两个字,而日文却要占八个字,“我们就得想办法把它填满,变成‘某某大叔,早上好啊’”。

  曹雷说,现在很多译制片已经省略了这个数口型的功夫,透过加快或放慢语速来填满一句话,但“语速也是有情绪的,改变语速会影响角色感情色彩的表达”,她不赞成这种做法。

  

  女王专业户“拒绝脸谱化”

  曹雷以戏路宽见长,她曾经反串动画片《天书奇谭》中的小皇帝一角,也曾为新版《黑猫警长》的小猪妈妈配音。不过,她扮演得最多的角色是“女王”,天生一副铿锵有力而自带威严的嗓音使她成为“女王”配音的专业户,从“武则天”到“伊丽莎白女王”,一个个女王形象被她用声音刻画得入木三分。

  对于与“女王”结缘,曹雷透露,缘起于上世纪60年代自己配译的一部“内参片”《罗马之战》,她在当中配译的是那位杀死了自己妹妹夺取王位的女王。其实在曹雷看来,“人家说我是‘女王专业户’,我觉得没什么女王不女王,都是不同的人。你就说武则天,当女王之前和称帝之后肯定不一样;窦太后是瞎子,所以这个角色说话的时候,会让人感觉测不到与对话人的距离。没什么太后腔、女王腔,你得研究她的历史、她的个性、她在家庭当中的地位,你才知道她该怎么说话。”

  

  曹雷,这位充满艺术光彩的、精神矍铄的美丽长者,以她自然清新、独具特色的魅力嗓音感染了无数听众与观众。从《非凡的爱玛》到《爱德华大夫》,从《莆田进行曲》到《茜茜公主》,或是亲切可人的女孩儿,或是阴险毒辣的女巫,或是至高无上的皇族,或是凄惨悲切的少妇,曹雷凭着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艺术的灵性征服了大家的耳朵。

  9月16日晚 老一代艺术家曹雷用感人的文学艺术与青年钢琴演奏家鲁超倾情奉献音乐文学的艺术巅峰!

  

  让我们相约9月16日晚上带孩子一起走进音乐文学的殿堂

  名师课堂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