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qiaoqingyi

安徽文学艺术院黄丹丹(安徽文艺网)

qiaoqingyi 2023-12-10 148

  

安徽文学艺术院黄丹丹(安徽文艺网)

  活动现场。

  “人的一生不该是只拥有物质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追求。阅读会给你满足。”8月28日下午,由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合肥报业传媒集团主办,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江淮晨报承办,国文社协办的合肥广场经典诵读第二季的第四场活动在经开区锦绣社区举行。特别邀请到的作家、诗人张庆龙不仅和现场两百多名居民共同分享了名家名篇《陋室铭》,活动中,张庆龙还分享了自己在商海浮沉仍然坚守阅读的人生经历,他坚持阅读的精神博得了在场居民的阵阵掌声。诵读结束后,慕名而来的文学爱好者和张庆龙现场交流文学,感受诵读的魅力。

  现场:人气火爆,六旬老人慕名赶来

  8月28日下午,经开区锦绣社区的锦绣大舞台热闹非凡。活动还未开始,前来参加活动的市民就已向舞台中央靠拢。他们中,上至耄耋老者,下至婴儿孩童,更有不少市民是带着自己孩子前来感受一起读书的氛围。徐莉就是其中一位,她的女儿嘟嘟开学就要步入小学一年级了,“这次特意和孩子一起来感受诵读的气氛,聆听名家的分享。”徐莉说,女儿平时就很爱看书,马上开学了,这样的经典诵读活动对孩子很有益处。

  离活动正式开始的时间越来越近了,锦绣大舞台前聚集的人气也越来越旺。人群中的一位市民拿着诵读的单页仔细读了起来,完全一副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模样。他叫何家友,退休已经两年多了。年过六旬爱好文学的何家友,家中藏书上千册,平日里就爱阅读和写作。“我住在经开临湖社区,在晨报上看到这次在我们经开区有这样的诵读活动后,特地坐公交车赶过来看一看听一听。”

  分享:坚守内心的那一片净土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当天下午,作家、诗人张庆龙不仅带领数百居民一起诵读了唐代刘禹锡的名篇《陋室铭》,还和在场居民分享了这首诗作背后的小故事。

  张庆龙笔名漂牛,是安徽马鞍山人。现在担任安徽省网络作家协会秘书长、中国网络诗歌学会秘书长以及安徽省诗歌学会常务理事。他是《诗人采风》的执行主编,风起中文网站站长,出版过多部诗集、传记、散文集等。

  张庆龙介绍,之所以选择诵读《陋室铭》,是因为它和咱们安徽还有关联。原来,《陋室铭》就诞生于和县。当年刘禹锡被贬,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最后,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刘禹锡那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为世人称道。”张庆龙进而解释,我们更需要坚守自己内心的那一片净土,潜心阅读。这一番讲话,博得了台下市民的阵阵掌声。

  随后,张庆龙还和市民们分享了他自己写的两首诗作。“这个春天,我一直追着风奔跑,沿途野花漫野,掩过仓促的脚步。蔷薇攀上栅栏,水草在岸边,欢快呼吸,或者,肆意张望……”张庆龙朗诵起来,语调抑扬顿挫,将人仿佛带入了诗中描绘的烂漫春天。

  参与:登台诵读用行动支持活动

  在嘉宾诵读环节,还穿插了社区七位居民的现场朗诵。他们个个精心打扮,盛装亮相,数百人面前登台朗诵丝毫不见紧张。锦绣社区的工作人员介绍,辖区一共七个居委会,这七位朗诵的居民分别来自各个居委会,每一位都是有备而来。“他们想用实际行动参与到经典诵读这项活动中去。”

  “在无数蓝色的眼睛和棕色的眼睛之中,我有着一双宝石般的黑色眼睛,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在无数白色的皮肤和黑色的皮肤之中,我有着大地般黄色的皮肤,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舞台上,身着白色纱裙的小姑娘岳凌微,一字一句朗读起来,慷慨激昂,豪情澎湃。台下市民的情绪顿时高涨起来。岳凌微告诉记者,她从小就喜欢朗读与演讲,在读幼儿园大班时,就报了小主持人班。如今,这样大声朗读的习惯已经保持了三年多。

  今年10岁的戴婉如、戴婉心是一对双胞胎姐妹花。舞台上,两个小姑娘,你一句我一句,还伴着肢体动作,声情并茂地为居民们带来了《放飞中国梦》的朗诵。

  互动: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在提问环节。活动现场的主持人抓住机会,认真向嘉宾请教起来。“张老师您不仅仅是作家、诗人,听说您还创办自己的网络科技公司,是一名非常成功的商人,商人和文化人的双重身份您是如何兼顾的呢?”

  张庆龙说,文学一直都是他的爱好,早在上小学时,他就特别喜欢作文课。21岁那年,他放弃了国企单位的工作,而后进入了商界。2012年,他创办成立了风起中云网,为广大的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和展示的平台。3年后,这个网站一跃成为省内最大的文学网站,更是文字爱好者们文学创作基地和影视剧创作基地。作为商界的成功人士,张庆龙认为,人的一生不是拥有多少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享受,这是无价之宝。

  要说如何兼顾,“我不过是把别人吃饭喝酒打牌的时间拿来读书罢了。”张庆龙说,现在的工作无论多忙多累。每晚都会保证自己抽一个小时读书一个小时写作。

  就在活动接近尾声时,人群中,一位中年人穿越了现场层层居民才来到张庆龙的身边,向他请教文学创作。这位名叫王立新的居民此次还带了自己的诗作,他告诉记者,自己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阅读和写作,目前已在各类报纸杂志发表文学作品150余篇。“阅读和写作不仅使我感到充实,还给我的教育工作带来了活力。”王立新说,这样的广场经典诵读活动,老百姓可以在家门口就可对话经典、对话作者,很接地气。

  晨报记者 郑蕊/文 李福凯/摄

  

  嘉宾诵读诗作。

  

  来自社区的双胞胎姐妹诵读作品。

  

  现场观众与嘉宾互动。

  

  社区舞蹈队送上精彩的舞蹈。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