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sukai

遵守网络安全法律案例(遵守网络安全法律案例分享)

sukai 2023-11-01 120

  卫晋阳

  

  文/太行日报·晚报版记者 卫晋阳 图/太行日报·晚报版记者 高云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新媒体蓝皮书》。蓝皮书显示,60.6%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微信上遇到的疑似谣言最多。而据晋城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统计,我市今年上半年共查处各类网络谣言30多个,每月都能查处5个左右的谣言,其中近一半的谣言都是通过微信传播的。

  微信谣言层出不穷,已严重干扰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对此,我市公安部门加大了对网络谣言的查处力度,净化了网络环境。而如何才能营造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网友们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一位市民向记者展示自己微信中的网络谣言。

  A 现象 微信谣言层出不穷

  6月7日,也就是今年高考的第一天,我市某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了一则“高考第一天状况不断,晋城三中两名考生被请出考场,只因……”的消息,难道逮住了俩作弊的?消息顿时就在微信朋友圈火速传播开来,很短的时间,点击量就上了万,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以下简称:网安支队)注意到情况后,立即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了调查,然而,实际情况和文章的内容并不相符。

  这则消息写到:“微友爆料:今天上午在市区三中考点,两名考生因携带手机被请出考场,考生遂放弃考试回家,后被好心市民劝回考场。”然而事实是怎样呢?网安支队支队长原卫义告诉记者,这则消息明显缺乏一个常识,假如考生在考场内被查出私带手机的话,监考老师是不可能再让考生回去考试的,这是作弊行为。事实是,两名考生在进考场前,主动把手机交给了监考老师,进入了考场,根本不存在考生被请出考场的情况。该微信公众平台只是根据爆料人的道听途说,就发布了消息,并没有进行核实。网安支队当天就责令该微信公众平台立即撤掉了这条消息,并对其法人进行了治安处罚,以最快的时间消除了影响。

  前段时间,高平市部分市民微信圈广泛传播一则信息,具体内容如下:同事、朋友请注意,今晚吃完饭九点半左右,在长平东街诚信水果店有一中年妇女给你吃李子,说是姐姐给的,自己家里栽的,千万不要吃,是拐卖儿童的团伙,还有三个中年男子,一听就是外地口音,以前只是在电视里和新闻上说,今晚亲眼所见,所以家里有小孩的请注意,天怡小区已经被拐卖儿童的团伙盯上啦!为了家庭美满,为了家庭幸福,为了高平儿童安全,请转发给同事、亲戚、朋友,保护好天怡小区的儿童安全,家庭的幸福请转发! 这是我们班家长说的,大家都看好自己的孩子吧!

  针对上述反映,高平市公安局相关部门介入了调查,未发现有上述案件或类似案件发生,这又是一则网络谣言。 微信上的网络谣言层出不穷,已经严重干扰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B 原因 一些传播者法律意识淡薄

  据网安支队统计,我市今年上半年共查处各类网络谣言30多个,每月都能查处5个左右的谣言,其中近一半的谣言都是通过微信传播的,多为社会生活类的谣言,这和《新媒体蓝皮书》所反映的情况不尽相同。

  今年6月份,一则“金凤巢四个女人打起来了,比男人都凶。”的消息由一个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引起了市民的关注,大家都在讨论,咱晋城的女人啥时候变得这么凶了?都对金凤巢议论纷纷,生意大受影响。

  无奈之下,金凤巢购物广场只得报案,告诉警方并无此事。网安支队约谈了该微信公众平台的负责人,原来该平台为了吸引眼球,把并不发生在晋城的打架事件,来了个“嫁接”。网安支队要求其进行了公开辟谣。

  原卫义说:“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传播速度的日益加快,针对网络谣言的监管,愈发显得重要。一些自媒体法律意识淡薄,有时为了吸引眼球,谋取利益,故意捏造一些事实,在网上传播。针对此类情况,即使是主观无故意,也构成违法。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其中,视发布情节,以及引起后果程度而定,网民发布虚假信息,还可能触及《刑法》关于‘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规定。”

  近年来,网络谣言通过微信传播越来越多,既有食品安全问题,也有针对公共事件的肆意捏造。影响了社会稳定,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对此,我市公安部门加大了对谣言的查处力度,净化了网络环境。

  C 建议 面对谣言网民要擦亮眼

遵守网络安全法律案例(遵守网络安全法律案例分享)

  我市一位网络专家表示,微信之所以“盛产”网络谣言,这和其相对封闭的软件设置有关,这是一个扁平化的网络话语空间,各种信息很难像微博那样,在公开传播中接受质疑、鉴别真伪。如何才能营造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网友们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网友@星辰:在如今的快生活节奏下,人们不可能去一一核实每条网络信息,这就给了网络谣言以可乘之机。

  网友@大海无量:互联网虽然是虚幻的,可每个ID后面都是一个真实的人,千万不要以为在网上就能为所欲为了,一定要知法、懂法、守法、护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互联网是虚拟空间,有一定的隐匿性,但也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如果不遵守法律法规,互联网就会乱成一锅粥,成为一团乱麻。

  网友@卫大风:在网络上,有时候,善良也会被谣言利用。人们把自己认为“有用的消息”分享给他人,殊不知一些“有用的消息”却是“错误的消息”。

  网友@莱德斯麦:这几年,自媒体发展很快,一些发布者抓住了商机,获取了利益。但是,他们忽略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自媒体也是媒体,一定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因为对信息而言,最忌讳的就是虚假信息。虚假信息跟真实信息在一起,鱼目混珠、鱼龙混杂,蒙蔽了人们的双眼,久而久之,会影响人们对于信息真实性的判断。一旦谣言被戳穿,一些自媒体将面临信任危机,粉丝流失,离倒闭就不远了。

  网友@假行僧: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我们不能照单全收,一定要多个心眼,明辨真伪。事实上,虽然造谣者手法多样、谣言的欺骗性也很强,但如果我们多加留意,还是能找出破绽的。比如,多数谣言是编造一些“放之四海皆可能发生的”事件,故意模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让人误以为发生在自己身边。还有的是利用了朋友间的信任,很多人一看是朋友转发的,便少了些警惕,不认真看就转发了,殊不知,这样正中骗子下怀。

  网友@新月如钩:网络谣言之所以盛行,除了网友自己警惕性不高外,另一方面对造谣者的惩处力度还不够。希望管理部门,继续加大对谣言制造者的打击力度,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谣言的土壤,净化网络环境。太行日报·晚报版

阅读
分享